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渣了将军后他对我念念不忘 > 第13章 读诗

第13章 读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十三章读诗

之前王峥果然是讹人的,护送的马车在前半夜的时候也到了小镇上,风餐露宿的几率近乎于零。

好在小丫头妙芙也毫发无损的,就是有些委屈。之后更是将姜芷微盯得紧了些,看王峥的眼神也带着些不善。

一行人在镇上歇了一夜,便又启程了。

再上路的时候,天色阴阴沉沉的,她们窝在马车的软垫内,倒是别有一番惬意。

妙芙养在方家也是识得几个字的,但说起诗书来就少有接触。在车上得闲的时候,姜芷微会与小丫头一同读会儿书,从琅琊到袁州的路上便是如此。

说起来姜芷微是没有正经上过学堂的,她幼时经历磨难,便不似其他世家女有机会在家学读书,但好在她自幼聪慧,身边的也多有读书人,耳濡目染之下倒也是不差的。

在车中燃了烛灯,擦干净吃果脯的手,小丫头又翻起书来。

她们读过了《千家诗》,再就是读更有古风的诗集了。最近是在读《诗经》,由十五国风读起。

妙芙的手指停在其中一页,朗朗地念出声:“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姜芷微微微一愣。

少女声音清脆,字音咬的准,但断句稍欠几分,大抵是因为不解其意。

但这也不怪妙芙,先秦的时本就应为太过久远多些生僻词,况且也不若如今的诗词有律、诗、词这样规范的划分。

“小姐不喜欢这首诗?”妙芙仔细观察着姜芷微的表情。

她接过小丫头手中的书,手指拂过誊写的黑色的字,解释道:“这首诗说的是婚嫁之事,便是女子敦促着男方遵循婚礼,莫要误了好时光。”

这是与姜芷微生母亲有关的诗,诗经召南,

——《摽有梅》。

愿有良人、愿有吉时、愿儿女成双。

有梅这个名字,不过是为人父母期盼女儿婚姻顺遂,人生美满。

最后这个愿望确实实现了,只是短的像是一场梦。

就连她与姜正均的名字也是这般,想要受人尊敬的,却做了奴婢;想要支撑门楣的,却几乎与本家决裂。

再见这首诗的时候,姜芷微只觉得好笑。

“小姐可是觉得女子这样催促直白不够端雅?”妙芙问她。

“女孩子嘛,坦白些反倒显得率真可爱,”她盯着书中的字出神,“我只是觉得诗中一味盼望良人太过可笑,为何女人便要四处寻人托付终身?

“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好么?”姜芷微想起面容模糊的阿娘,淡淡道:“若是我家的小孩一定不会起这种名字。”

人生在世,何枝可依?

不若靠自己,来的实在些。

姜芷微原本想再跟这丫头说说这世上男子的薄幸之处,并非识人不清的个例,而是就算是有火眼金睛,在这世上男子之中都难挑出几个好的。

“唐突了。”布幔被掀开,雨声透进来,王峥踏进了车厢内。

本是女孩子的车厢突然多了个男人,有些话变不好开口了,姜芷微蹙起眉来。

他是不请自来的。

“外面下雨了,还请姜夫人体谅些,让我进来躲躲雨。”

在人前王峥似乎都是这样装的彬彬有礼的,挑不出毛病。

他似乎是淋到了些雨,头发塌塌的,有几缕还贴在面颊上,肩上带着深色的水渍,布料贴着身体,显出平日里藏起来饱含力量的肌肉。

这幅样子见着有些心烦。

“寻个帕子给他。”姜芷微抿了抿唇对着妙芙道。

车上备着些帕子,女孩子总是考虑得多些,除了零食果铺,雨伞斗篷之类的也摆在方便取用的地方。

姜芷微眼见妙芙取了条打算用来擦鞋的白巾子,恭恭敬敬地递给王峥。

虽然这样做有些解气,但她到底还是忍不住,拦下王峥取帕子的手,将随身的丝帕塞到他掌心中。

姜芷微与王峥初见面的时候,便是受了府中小姐差使,差不多这样与他为难的。

前朝奢靡,便是净手都颇为讲究,要用泡着藻豆与干花瓣的水才算得上风雅。

姜芷微当时便是举着琉璃盏特意被派来看这西北汉的笑话的,王峥从小生在西北那穷乡僻壤,怎么会明白燕京人的格调呢?

说不得会“吨吨吨”如同老牛饮水一般,将这净手水视为琼浆玉液呢。

可这少年逢人三分笑,扮着心无城府的少年郎倒是有七分真。一双亮晶晶的眸子一望到底,还老老实实地唤姜芷微作“挽月姐姐”。

她这恶人做不下去了,怎样坏的人都不会想对大狗狗使坏吧?

姜芷微那时便忍不住出声提醒他,不要出了洋相。

如今便是更不会了,他是守卫边境的大将军,若是有几分善念在,便不应该薄待他。

她做了这些,便掀开盖着车窗的小帘,去看窗外的雨丝。

王峥盯着手中带着香的帕子,低低笑出声。

“不是在教书吗?”他用那绣着花的帕子擦着头发,一边眼带笑意地盯着姜芷微,“还请夫人继续。”

这人方才定是有在车外偷听。

姜芷微抿着唇,总感觉给这人尝到了甜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