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红楼之林中燕[黛玉×燕临] > 第72章 指点

第72章 指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七十一章指点

且说薛姨妈和宝钗通过钱师爷安排,见了薛蟠一面,心中倒生出希望来。此事之前贾府不想管,也不敢管,他们薛家花了多少钱,求了多少人,都没有头绪。

如今走通了钱师爷的门路,她们娘俩就能入监探视。难怪别人说,宁撞金钟三下,不打破鼓三千。她们实在是糊涂呐。

于是薛姨妈又趁热打铁,赶紧打发贺章虎继续给钱师爷送礼,当然也不忘给单聘仁送去一份谢礼。

钱师爷虽收了礼,但不置可否。

薛姨妈心急起来,找宝钗商量。宝钗道:“终究是要与钱师爷见上一面,有什么当面说,咱心里也能有个数。”

但京城人多眼杂,宝钗出行这样的排场自不必说,就是薛姨妈自己,丫头婆子一大堆,想来钱师爷也不敢轻易答应。

这一日,宝钗同李纨说,要去城外天妃庙上香,李纨估摸着是为了求子,连忙应了,还说要多派些人手跟着。

宝钗却道不用,说薛姨妈届时也陪着去。李纨便不再过问。

日子一到,宝钗与薛姨妈一行人等往城外去了,进香礼佛自不必说。午间有些累了,母女二人便在附近的庄子歇歇脚。

可“巧”这庄子就是袭人家里的庄子,又“巧”的是,钱师爷带着家眷途径此处,也在此地歇息。于是薛姨妈母女总算与钱师爷见上了面。

钱师爷听了薛姨妈的陈情,叹道:“老夫人慈母心肠,可敬可怜,某有心帮你,但这事,恐非我力所能及也。”

薛姨妈一听这话,泪就止不住地留下来。

“我只就这一个孽障,”薛姨妈伤心道:“为了他,我无有不可的!钱老爷还请想想办法,我们薛家上下只有感激的份!”

钱师爷道:“我也探听得仝大人口风,单论京城里这案子,定‘斗杀’还是‘过失杀’,确实可以商榷,但如今牵连出金陵旧案,便属于‘累犯’,按律当从重处罚,若能判绞刑已是大幸……”

听到这里,薛姨妈几近昏厥,倒是宝钗心中有数,虽泪如雨下,但还撑得住,她扶着薛姨妈,示意钱师爷继续说。

钱师爷见薛姨妈这等情状,也心有不忍,缓了缓才道:“老夫人,如今大爷的事恐难回转,现下倒有另一等大事。”

薛姨妈听到“恐难回转”的话,呜咽一声,听不下去了。宝钗一面给薛姨妈拍着后背顺气,一面急道:“还请钱老爷不吝赐教!”

钱师爷摆摆手,道:“我听说大爷的妻子夏氏家去了,想来大爷是膝下无子吧?!”

宝钗回过神来,心中一动,道:“确实如此。”

钱师爷道:“薛大爷是家中独子,且又无后,老夫人为他着想,也为家业着想,当争取‘留养承祀’!”

一语惊醒梦中人!

宝钗目光闪烁,已经起了心思。薛姨妈还在哭,却是没有反应过来。宝钗捏了捏她的手,轻声问道:“妈,您可听见了么?您要挺住,咱们要为大哥着想啊!”

钱师爷续道:“朝廷法制,若案犯死罪非“十恶”,而其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家无以次成丁,则可判‘留养承祀’,当然,所谓‘老疾’,需年满七十……”

听到这里,薛姨妈欣喜若狂,但宝钗的心又沉了下去,年满七十,薛姨妈五十不到,想要办成“留养承祀”,又得上下打点,万一叫人查出来,岂不是白费功夫?

此时她已隐隐明白,这一回薛蟠是在劫难逃了。但她不敢对薛姨妈这么说,毕竟薛蟠是她唯一的儿子、薛家唯一的指望。

此时,她心中又起了新的念头。

若是薛蟠能有儿子,那么他们这一支就有后了,从此抚养孙子,长大成人,继承家业,薛姨妈也就不必依靠薛蝌了。

钱师爷还不知宝钗心中所想,以为她们明白过来,也不再多言,告辞而去。

宝钗凑过去,轻声对薛姨妈道:“哥哥到底还年轻,为了保险起见,咱得双管齐下,想法子给他留个孩子啊!不如咱们送个人给哥哥,若能生下一男半女,也是我们薛家的造化。”

薛姨妈一听这话,登时来了精神,她仔细一想,越发觉得有理,心里已经迫不及待要挑人送进牢里去了。

薛姨妈一回家里,就同宝钗商量:“夏氏回家了,此事指望不上她。你大哥的姬妾中,英莲生得最好,人又老实,又是过了明路的妾氏,她最合适不过了!”

宝钗也点头道:“夏氏嫁进来之前,她与哥哥感情甚好,都是叫那夏氏挑唆的!这话与她一说,她必是愿意的!”

然而,香菱不愿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