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摇没说话,但也随着薛霁一起给公爹请了安。
比起婆母对她的诸多成见来,眼前这位公爹似是对她态度不错。
只听他规劝着儿子:“忙归忙,但既成了亲,家里也还是得顾上。尤其还在新婚期,莫要冷落了新妇。”
“孩儿明白。”薛霁抱手应下。
“国公爷与其在这里管霁儿,不如也去管一管大郎。大郎成亲已有数年,可是一直都冷落着他的媳妇。”谢氏人还未从屋里走出来,声音已经先传了出来。
于是才将随夫君一起坐下的苏雪摇,又立刻跟随自己夫君一起站起来迎候婆母。
有关大房夫妇感情不和一事,苏雪摇一直有所耳闻。
但具体怎么不和,为何会不和,苏雪摇却是不太知道具体详细的内情的。但她知道,大爷屋里有一房妾室,十分得宠。
或许,大爷夫妇感情不和,同这位妾室有关。
她也没想到,如今,公爹和婆母竟会在她面前议起这件事来。
镇国公对妻子其实也多有隐忍,妻子清高、孤傲,虽出身尊贵且也貌美,可身上却没有女子该有的柔情。
在她这里,他感受不到身为一个男人、一个丈夫该有的待遇。
她永远都是那样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好似这天底下所有的人都不为她所看得起一般。
并非是公主的身份,却端出了比公主还要大的架子来。
镇国公不由也会想,若当年尚了公主,娶了个皇室的媳妇,怕最坏也不过就是这样。
今日除夕,且又当着小辈的面,镇国公顾及颜面,懒得同妻子争论。
便无视了她的话,只让他过来身边坐。
可谢氏却十分不懈坐他身旁。
成亲近三十载,彼此间的矛盾早根深蒂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是他今日稍稍低个头,就能彻底一笔勾销的。
但碍于颜面,谢氏哪怕嫌恶他,也仍是坐在了他身旁。
薛霁把什么都看在了眼中,可父母间的事,他不好多管。
很快,薛扼夫妇和薛崖夫妇也过来了。
这也是第一次,苏雪摇见到了自己这二位伯哥。
大伯哥和她丈夫薛霁有几分相像,他们兄弟二人眉眼都似谢夫人。只是,薛大爷斯文儒雅,而她的丈夫则更英武挺拔一些,人也更显严肃些。
不似大爷,眉眼自带三分笑意,令人如沐春风,望之生悦。
大爷这般好颜色的儒雅书生相,又有极高的身份和博学的才识,想在当时未婚之时,是十分得待字闺中的女郎们的芳心的。
大奶奶自是极好的,能入得她婆母谢夫人之眼的女子,身家才学、容貌性情等,各方面又怎会不好呢?
在苏雪摇眼中,大房夫妻是门当户对、男才女貌般的存在,十分登对。
可如此般配的夫妻,感情生活却也一般。
苏雪摇想得多,便有些走神。还是薛霁轻轻碰了下她,她才回过神来。
一回过神,便迎上了薛霁审视的目光。
开小差被抓个正着,苏雪摇挺有些难为情的。她冲薛霁略笑了下,而后避开了他目光。之后,就再不敢想事情走神,只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来。
大房这边的人齐齐整整着一道从华凤居离开,往老夫人荣安堂去。在那里汇合了二房、三房的后,又一起浩浩荡荡着往家祠去。
大户人家祭祖自有一套规矩和讲究在,自然是男人们先,女人们再跟在后头。
丈夫不在身边,苏雪摇就紧紧跟在两位嫂嫂身旁。她们做什么她做什么,她们怎么做她就怎么做。
待得拜祭完,一群人又浩荡着从祠堂出来时,已快中午。
拜祭祖先也是桩体力活,故结束了后,老夫人就让各房的各人都回去歇着了。
只单独留了薛霁夫妇在自己身边。
荣安堂里,薛老夫人坐在高位。待得一众人都先后离开后,她老人家则招手示意小夫妻二人到她跟前去坐。
“咱们薛家到了你们下一辈,子嗣凋零。你们这一房,除了二郎膝下有个女儿外,就再没有了。二房三房的都还小,亲都没娶呢,我没指望他们。今日特留你们二人下来,也是望你们能努努力,给咱们薛家添丁进口。争取明年你们添一个,那到明年的今天,我在列祖列宗面前,也好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