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厅还剩下两个人就专管传菜。
紫鹃则需要每日记录、汇总、筛选大家获取的消息,及时传递给黛玉。另外紫鹃还有一个新的职责,把黛玉的新点子传递给各个铺子,不止是陶怡居,还有琼华阁、原叶奶茶铺......
黛玉笑称:这是一个“上传下达”的工作。紫鹃虽没听过这个新鲜名词,但她觉得“上传下达”这个词很贴切,又因为这个职责需要经常与黛玉面对面交流,紫鹃很喜欢这份工作。
紫鹃决定先从点菜这个环节改进。听取黛玉的建议,做决策之前要多与大家交流,多实地看看,于是紫鹃挨个问了大家觉得点菜环节有什么问题。
林清说备菜量与客人的点单不一定匹配,经常是备菜多了或者少了,菜备多了容易浪费和亏空,菜备少了往往被客人埋怨。
点单的小二说客人点菜前他都得报一遍菜名,因店里一些菜品新鲜,客人不一定吃过,还得描述一下原料、口味和样子,十分耽误时间。
炒菜做饭的两个大厨说,来一份单炒一份有些麻烦,如果能一锅一锅地炒大份菜便会快得多,就是炒出来容易凉。
......
紫鹃看着这些问题,感觉这些烦恼的主要成因是客人太多、生意太好,不由失笑。
自己闷头想了半天,想到的主意一是根据前一天的点菜量来采买第二天的菜,短期内大家的喜好可能差不多。二是写一个单子,列明每道菜品的名字和价格。三是提前预备一些凉菜......又和林清夫妇商议半天,才来回禀黛玉。
黛玉很惊喜,她知道紫鹃聪慧,但从内宅走出来,转变身份才短短几个月,她已经十分适应新的生活,并且没有被舒适的生活困住,始终在努力。黛玉大大夸奖了紫鹃一番,说这几个点子都可以试一试,把紫鹃夸的直有些脸红。
“紫鹃,你做的真的比我预料的还好很多。这里也有几个小的想法,你也可以再想想合适不合适。
第一个备菜的问题,现在陶怡居人气不错,说供不应求也不为过,我们每日能承接的最多人次是多少,能否拿出一半的桌子来做预约。”黛玉看紫鹃眼底有些疑惑,想到“预约”可能又是一个新名词,便又稍作解释。
黛玉喝了口秋梨水润润嗓,才接着说:“这样预约的人,便可以提前点菜,能吃到所有他们想吃的菜。当然如果他们懒得点菜,告知一桌总花费多少,咱们给他配菜也可以,预约的人享受到特别和方便的对待,更有可能成为咱们的老客户。剩下的桌子,便正常对外营业,如果排队比较多,就要给他们在外面的人一个凭证,先来号码在前面,叫号入内。当然,最好能提供一些简易的吃食,比如我现在喝的这秋梨水便不错。
路过的穷困者,若没钱来店里吃一顿饭,在门口喝一杯水,吃两块点心,如果能充饥,也是咱们做了好事。”
紫鹃本来认真在听,才听了几句话,感觉一时半会吸收不了,便拿了纸笔认真记录。
“姑娘,接着说?”紫鹃看了一眼优哉游哉看她记录的黛玉,催促道。
黛玉便笑道:“世人皆轻商,殊不知生意的学问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