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星汉西流夜未央 > 第54章 第二章:子不类父

第54章 第二章:子不类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祖逖满饮酒尊中酒,想了想,将连同祖涣在内所有随从屏退,刘隽挑眉看了他一眼,抬手也将所有属僚挥退,连一个护卫都不曾留下。

“好胆魄。”祖逖在心中暗自赞叹了一声,毕竟自己的剑术也算天下闻名,他却丝毫不避忌和佩剑的自己独处一室,要么是过于轻信旁人性情品性,要么就是自信剑术不输对方。

当然,最有可能的,是刘隽十分笃定,当前势态之下,祖逖绝不可能对他发难。

“郎君是大将军(刘琨)之子,一路又是由陛下(司马邺)征辟,而我,却是丞相(琅琊王司马睿)承制任命,各为其主,莫过于是。”

刘隽低头笑笑,“这么说来,琅琊王已有不臣之心?”

祖逖盯着他的眼睛,“明人不说暗话,陛下历次传檄,请诸王和各州郡出兵,除了南阳王司马保响应过几次,其余大王哪里有动静?琅琊王亦是如此。”

“这算不算司马睿之心,路人皆知?”刘隽讥讽一笑,“祖公也知,琅琊王恨不得陛下即刻薨了,北地尽数失陷,他顺势登基,从此在江东、江南继续过那锦绣荣华的太平日子。琅琊王氏如今也在江东扎下脚跟了吧?抢了江东士族多少田地?”

祖逖与王导也算亲善,听得他说的尖刻,心中有些不悦,却也无法反驳,又听刘隽道,“我手上的一州一郡、一户一丁,都是从羯、氐、羌这些蛮族手中夺回,比起王导、王敦如何?”

一个毛头小子将自己和已成名的当世名士做比,实在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可与他相对而坐,祖逖竟也不觉他张狂。

“总角之年,随父固守并州,招抚流民,抗击胡虏;舞象之年,扶助友军,勤王救驾;弱冠之年,孤军西进,收复梁州。别说王导,古往今来,除去冠军侯这般人物,罕有能与郎君匹敌的,何况王氏兄弟呢?”

刘隽垂眸,“从前,我困于深宫内宅,常年也见不到几人,难免犯过识人不清的毛病。但戎马十余年,见过的帝王将相、诸侯王公,有如过江之鲫,自信还有几分识人之能。从前虽未与祖公谋面,但神交已久,深知祖公一心为国,并无私心,故而将汉中交托到祖公手中,隽自是放心。”

“位高权重如诸侯王,卑鄙浅薄如流民草莽,如今都想占地为王,为何郎君抛下汉中,而是要往关中去呢?”

“其一,君父有难,于公于私,我不得不救,其二,大争之世,困守一州,非英雄所为,其三,先前便已说过,梁州在祖公手中,又有长史辅佐,我放心得很,如何算弃汉中于不顾?”刘隽似笑非笑。

他既未说那些玄之又玄的大道,也未说那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腐儒之言,所有谋算就这么坦荡地袒、露在外。

他说的不错,不提他留了不少刘氏之人驻守汉中,就算祖逖完全掌控梁州,待祖逖百年之后,祖涣等子孙难道就守得住么?

最后多半还是落回到他的手上。

这么一来,祖逖倒是无有疑虑了,朗笑道:“想不到我与刘越石,均是子不类父!”

刘隽也跟着大笑,“愿公能清中原而复济,也愿我能兴复宗室,还于旧都!”

只可惜他兴复的,只能是汉室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