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别逼朕登基 > 第36章 36

第36章 3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吃瓜吃到了卫吉,也不知他知不知道去年他们商队被劫,究竟是何缘故?

“我去问问他。”说着,周祈安起身向营帐外走去,走到一半,又想卫吉、彦青吃了没有?

他们早餐一般就在军营对付一口,到了中午才会考虑要不要进趟州城,找个酒楼吃点好的。

但看他们这两日也都恹恹的,基本都是跟着大头兵随便吃点什么,懒得再大费周章地骑马进城了。

他便又返了回去,把桌上那盘包子连盘端走,走到一半,又见盘中只有三个,想了想,三个包子两个人也不好分,这一个包子又不大,再多一个就好了。

一回头,见大哥对他挑了挑眉,又用下巴指了指一旁正埋头喝汤喝得忘我的怀青,见怀青手上还拿着一个白白胖胖没来得及下口的包子。

拿来吧你!

周祈安眼疾手快,把怀青手上的也一起顺走。

“嘿?”说着,怀青又懵又恼地站起了身。

一旁周权便又拍了拍他肩膀,劝告道:“好了好了,再传一盘便是了。”

///

出了营帐,周祈安径直向商队走去。

商队用的帐篷是他们自备的。他们人又不多,卫老板又不差钱,用的帐篷和军队帐篷一比,不知高了多少个档次。

商队的帐篷表皮用兽皮制成,防风抗寒能力一流,骨架也更为稳固。不像他们那帐篷,在漠北的大风下显得些许单薄。

卫老板富得流油,做的生意自然不止是替皇上出出脚力这么简单。

大周十多年前开放了盐矿私营,以此来压低盐价,惠利百姓。听闻卫老板便在陇右和河南道有几处盐矿,产的盐质量又好、产量又高,无异于一台毫无停歇的印钞机,在“唰唰—”地往外吐钞票。

世人都知贩盐暴利,这样稳赚不赔的生意,自然不是谁都做得的。

当年盐价太高,全国百姓叫苦不迭,赵公便查处了全国盐矿,发现这些官营盐矿产量又低、质量又差,不仅如此,盐矿胥吏联手倒卖官盐,甚至在战时高价贩给了北国,牟取暴利。

盐不仅是民生物资,更是军需物资,人和马都要吃。少了盐,人和马都没有精神。

北国盐产量低,往年只能从大周买盐。而当年北国之乱尚未平息,大周与北国断了贸易,盐铁这种军需物资更是不可能往外卖。结果国仇家恨尚未雪耻,这些没骨头的官吏,竟走私官盐给了北国。

赵公以叛国罪重处了这些官吏,之后便开放了私营,让私盐进入市场,降低盐价,让官盐也跟着卷起来。他也从盐矿商人手中抽取重税,充盈国库。

盐矿的开办许可,赵公也一直盯得紧。

想开办盐矿,须得过赵公这一关才行。

赵公也铁面无私,当年此政一出,赵公的族人宗亲、门生故旧便开始活络了起来。但赵公一律不见,且举贤避亲,和他有关系的一概不用,以免被人抓住了把柄,质疑他开放私营的目的,让新政中途流产。

他要的人,不匿税是基本。

开办盐矿赚钱,可以。

但碰上国家有难、国库亏空,也要懂得解囊相助才是。万不能养出一个白眼狼,最好是个随取随用的钱袋子。

卫吉也是替皇上、替赵公出了好几年的脚力,这才入了赵公的眼,拿到了盐矿的经营许可。他又懂进退,懂得摆正自己的位置,配合了这么多年,赵公也愈加对他青眼有加。

///

“卫吉,彦青。”说着,周祈安掀开帘子走了进去,见卫吉正站在桌前写字,叫了声“时屹?”便上前迎接,又叫门外仆人去煎茶,再拿些茶果来。

张彦青吃了饭,正翘着脚,百无聊赖躺在床上,见周祈安进门便也起了身。

“你们吃了没有?”说着,周祈安把一盘包子放桌上,“这猪肉大葱包子可香了,快尝尝!”

“还是二公子的伙食好啊,我们早上就吃了一个胡麻饼。”说着,张彦青下了床,拿起包子咬了一口,见包子外皮薄而松软,浸满汤汁,肉馅更是香气四溢,吃得他张口便是首一字诗,“香!”

卫吉看着他们二人,便只想发笑。

两个长安城里养尊处优的贵公子,本以为此次西行是来放风,上了路才发现是自讨苦吃,半路上又返不回去,每日正叫苦不迭。

之前在长安城,什么玉馔珍馐也吃腻了,什么好东西摆到面前,也不见他们提得起兴趣。如今出了长安,便是一个肉包子,也比京城上好的鱼脍美味百倍。

正寒暄,仆人端了托盘进来。

卫老板从长安城带来的茶叶、茶具也是顶顶讲究,周祈安浅抿一口,唇齿留香,把茶杯放到一旁,又问起去年他们商队被劫的事。

卫吉说,此事的确事有蹊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