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乡镇税所 > 第250章 企业培训

第250章 企业培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举办培训班的初衷,是借助企业培训班,贴近企业,想企业所想,再引进外头的先进做法,找出突破口,来一场实实在在的改变。

可一连三天的培训班,全然耗光了两人最后的一点力气。

培训最后一天的头一晚,王志山向董留成说着培训班收集来的不同声音。

可董留成在不知不觉中,悄然睡去。

看着他疲惫的睡姿,王志山没有叫醒他。

他的疲惫王志山懂。

一个人到中年,不仅为家庭所累,还多了身为单位二把手的艰难与焦虑。

今日的董留成,压力越来越大,精力早已大不如从前。他每天睁开眼得拼命工作,回了家,还得做家务、带孩子,像是一双腿奔波于十字路口:上边是老去的父母,下边是孩子的生病拉扯;左边是工作,右边还忙得是琐碎的慌慌张张。鸡毛蒜皮,碎银几两,他力不从心,再不能像年轻时一样任性追求诗意,心怀理想却被生活左右!

如此焦虑,伴着培训班,走到了尾声。

培训班的最后一天,仍让二人没有找到任何的改革思路,两人暗暗焦急。要是培训班结束,再找不到下一步行动的发力点,那一切白废。二人还得回到从前,再次陷入黑暗中的摸索。

机缘巧合,机遇总在不经意间。

培训班的最后一天,也是税务征期最后一天。

这天的培训班,因为几名会计举手要求王志山培训如何报税,课程临时调整,增加了纳税申报与缴纳。

课后,有人请王志山一同去银行,实地检验解缴税款的手续和程序。

王志山去了。

他和几名会计一道,出了培训班,走进了工商银行的银行柜台。

一同前往的会计中,有叠翠乡水泥厂的卢顺芬会计、叠翠乡火炮厂的徐永龙会计。两人是资深会计,不仅率先完成了作业中的财务报表,还编报出了自家企业的财务报表。培训前,两会计先到税务分局拿到了李云焕开出的完税凭证,眼下进了银行,便可直接交由银行划拨税款。

人在银行网点,王志山看着银行的柜台人员罗云雄,接过卢顺芬和徐永龙的完税凭证、银行预留印鉴,一番审核过后,开始了解库操作。

就在王志山瞪大眼睛,看向罗云雄,想看清楚他解库是如何操作时,罗云雄手中“当当”两声章戳声响过后,两份盖了鲜红印章的完税凭证,递出了窗口。

卢顺芬和徐永龙拿完税凭证在手,说了声“行了”,催促王志山往外走。

愣在原地,呆若木鸡的人,成了王志山。他不知卢顺芬和徐永龙要自己前来的意欲如何,更不明白如此简单的税款解库,问题在哪里?他一脸不解:

“两位。既然税款数字你们知道,填完税凭证也不难,你们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先到我们税务分局跑一趟,拿了完税凭证,又来跑银行一趟?跑过银行,你们最后又得把其中一联交到税务局?中间的过程是不是没有必要,可以省的?你们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多跑一趟呢?”

卢顺芬和徐永龙会心一笑,点头道,

“王师,你这个说法好是好,可关键问题是,你们国税局不给我们空白完税证,我们只有先到你们税局去开完税凭证,再跑回银行转账,最后又得到你们税务局一趟,交回银行解库单据。说白了,没有完税凭证,原本属于出纳的事情,就得我们会计来。这不仅增加我们会计的工作量,还让我们多头跑。过多的,我们不说了,光就完税凭证,我们的想法,按你所讲,不就是一份企业的支付凭证吗?把它像空白支票一样,交给我们保管,银行可以,你们国税局为什么不能呢?你以为我们愿意在税务局和银行中间三天两头跑,不烦吗?特别我们两家企业都在叠翠乡那种山头上,光是缴税,就得我们跑一天的。”

这下王志山全明白了。原来卢顺芬和徐永龙要自己的明白的问题,全在这里。

回到分局,王志山第一时间去找了李云焕。

他尝试着去问李云焕:你能否像申领发货票一样,把完税凭证一并领给企业,让企业如卢顺芬和徐永龙所说,不用来回跑,交由他们自己填好完税凭证,交由出纳到银行缴款呢?

这话问住了李云焕。她直愣愣地看着王志山,一脸茫然。显然,她不能理解王志山的所说,只有起身去找了张兴福。

问题报到张兴福处,张兴福迟疑着,不敢自作主张。

事情交到董留成跟前。

他很快明白了王志山想法,眼前一亮,当即启程,去了县国税局。

人到县国税,他找了计会股长胡英。

胡英眨巴着眼,说这事没有人提过,其余的合情合情,就一点,我在担心把完税凭证交给企业是不是安全?

胡英的这一问,董留成早有准备。他当即道:

“胡股长,完税凭证不过一种支付凭证,而且是单向支付,只能由企业把税款缴进国库,拿到它无利可图,成不了危险品;和它相比,像增值税发货票,能抵扣税款,虚开是要人命的。就连增值税发货票这样要命的东西,税务局都能领给企业保管,怎么到了完税凭证,就不能呢?”

胡英对着董留成的反问,倒是无话可说。可多年的惯性告诉她,理是这样的理,到了实际工作,又是另外一个天。她不想冒天下之大韪,去冒本不该冒险。为此,她迟疑着,不肯冒然答应董留成。

双方争执不下,找上了汪杨兴。

看着汪杨兴一时迟疑不决,董留成从口袋中掏出了一份《税务信息简报》,递给了他。

汪杨兴接过简报,不住点头。

在董留成递来的简报上,上级最新出台的“三自纳税”试点消息,赫然在目。简报让胡英再没了声音。

最终,胡英迟疑着,让董留成试试。

只是她实在担心票的安全,再三叮嘱:一定要慎重,避免发生丢失啊、企业胡乱开票被上边考核扣分啊等等情形。考核扣分是我们的命根子。你们要搞,可不能坏了根本。悄悄行事,切莫弄出什么漏子来!

谢过胡英,董留成回了江北。

县城一行,解决他的后顾之忧。他决定在江北先行先试企业“三自纳税”。

王志山一连几天,通知几家上规模的企业,前来分局领取了完税凭证,由企业自行保管、自行开票,自行到银行缴库。中间跑税务局的苦差事,自此取消。

企业欣然接受。在试过一个月时间后,企业交到各家银行的完税凭证,由银行交到税务分局的李云焕手中,一盘点,相安无事。

首试告捷。

董留成大喜过望,不住感叹小小的尝试,撬动的,竟然是企业每月缴税要到国税分局的老路子!

时间到了下一个征期。

国税分局再没了企业人员蜂拥而至的热闹。

热闹的分局,门可罗雀。

张兴福坐在他的分局长办公室,冷冷清清。

一个人不习惯,他嘟囔着骂了几句,开出车,背上鱼杆,去上海湖钓鱼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