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五更,钱小山和郑聪按说好的时间,来帮忙磨豆子。
“我算着,今天得磨个十来斤才够,怕是得花一个多时辰才能磨好,咱们仨就轮着来吧,推累了就歇会儿。”
“哎!”两人连忙应着,帮着沈悠然把泡好的黄豆端到磨盘上,郑聪先抓过了磨把,试着推了两圈,钱小山则拿起瓢准备添豆子。
沈悠然在旁边指导了一会儿,见两人渐渐上手,便去旁边准备别的。
从村里到济陵县,光走路就要半个多时辰,他盘算着只能以流水线的形式来提高效率,磨浆、滤浆、煮浆不同人负责,能同时进行的尽量同时进行,缩短时间。
等他把石膏水、卤料、配菜等准备好,见两人已经磨好了小半桶豆糊,便拿了洗净的纱布准备滤浆。
却见高雷和刘旺先后都来了。
“怎么这么早过来?还得一会儿才能做好呢。”
高雷笑道:“我寻思早点过来,看有没有什么能帮上忙的。”
刘旺也跟着点头:“就是,起都起来了,干脆过来搭把手。”
有了两人帮忙,效率更高了。
不一会儿,蒋天旭几人也都相继起来了,看着一院子帮忙的人,李金花笑呵呵道:“哎呦,这下子我都插不上手了。”
“李奶奶您今儿个歇一天,”刘旺回头接道,“一会儿我来煮豆浆。”
“赶明儿可不能再这么早过来了,”李金花走近看了一眼,见过滤的差不多,还是走到灶前准备烧火,又回头叮嘱高雷和刘旺两人,“在家这几个还能抽空眯个盹儿,你俩是要往县城跑的,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来,天天这样可吃不消。”
“知道了李奶奶,”高雷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从悠然跟我说了这个事儿,我这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一直砰砰跳,实在睡不着了。”
刘旺也跟着附和:“可不是!一想到今儿个要去县里卖豆腐脑,我这心里又是高兴又是忧心,在床上躺着也是干瞪眼,更难受,还不如过来帮忙呢!”
沈悠然倒是理解他俩的心情,笑着安抚道:“万事开头难,等今儿个卖完回来,保准你俩都能睡个好觉。”
不一会儿拐子张也推了独轮车过来了。
“张叔来的正好,”沈悠然刚点好三个陶罐的豆腐脑,“今儿个头一遭,先每个罐子装二十来斤试试吧,明儿个再看要不要装满。”
“可不得试试,”拐子张把独轮车放好,把草绳捋好,准备捆陶罐和箩筐,“出门前你婶子千叮咛万嘱咐的,让我别拿大,这二十来斤也得四五十碗呢吧?”
“差不多,”沈悠然招收让几人都过来,“我先示范一下豆腐脑怎么盛。”
“盛豆腐脑千万不能用勺子往下舀,不然容易破坏形状,要用这个木柄平着铲,这样子薄薄的一层,也好入味。”
他慢慢盛好了一碗豆腐脑,端着给众人看了一圈:“一碗豆腐脑也就盛四五下,放的时候像这样从中间往外里堆,最后从中间这个顶上浇一勺卤汁和油辣子,再各加一勺配菜,就成了。”
拐子张看他一勺一勺加料加的足,有些心疼:“这一碗要加这老些料呢?”
“叔,你可别不舍得放调料,”沈悠然笑道,“就得多加料才好吃呢,咱这一碗比别家要贵一文钱呢,可不就贵在调料上了。”
“成,我就按你这个量加,”拐子张满脸纠结的点点头,又唏嘘道,“你婶子在家做一天饭,怕是都用不了这一碗豆腐脑的料。”
“叔,”刘旺笑道,“咱这可是吃食生意,不仅要舍得放调料,还得把这些用的物件都擦的干干净净才行,手啊脸啊衣裳啊这些也不能脏,不然让人看着就不想买了。”
拐子张和高雷赶紧低头打量身上,好在虽然不是新衣裳,却也都洗的干净,这才放心。
沈悠然笑着拍怕刘旺的肩膀:“阿旺成啊,那你路上再跟张叔和雷子传授传授别的经验,我看时候也差不多了,你们赶紧出发吧。”
“好。”刘旺点头应着,和高雷一起把陶罐和箩筐都搬到独轮车上捆好,几人又围着检查一遍,三人这才出门。
高雷在前面推着独轮车,拐子张在一旁扶着,刘旺扛着两幅空扁担跟在最后。
沈悠然也没时间目送他们了,送到门口就赶紧回来接着做去镇上卖的豆腐脑。
“好了,奶,小山,你们回吧。”沈悠然拉好板车,朝后摆摆手,郑聪则和阿陶一起跟在板车旁。
郑聪有些腼腆,一早上也没说几句话,这会儿跟在板车旁走,还有些局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