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穿为逃荒难民后 > 第34章 蒙学

第34章 蒙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阿陶则开心的很,兴冲冲的问沈悠然:“哥,我刚才算了算,咱今天做了有一百多斤豆腐脑呢,这要是全卖完了,得有两贯钱,我看咱用不了多久,就能买得起油炸油条了!”

沈悠然笑着问他:“那这几天下来,你能估摸出在镇上一早上能卖多少了吗?”

“早就清楚了,”阿陶立马回答,“除了赶集那天,咱们每天带的豆腐脑差不多有五十斤,最多的时候全卖完了,得有一百碗,最少的时候剩了二十几碗,是吧哥?”

“不错,”沈悠然很欣慰,“今儿个晚上记账的时候,我再教教你怎么算利润。”

“好!”阿陶开心的蹦了一下,又得意道,“哥你之前教我的数字,还有算术,我都记着呢,等晚上你再考考我。”

“这么有信心呢?”沈悠然笑着回头,却注意到了郑聪看着阿陶有些羡慕的眼神,“阿聪今年有十五了吧?”

郑聪听到自己的名字,猛然回过神来,忙点头应道:“十、十五了。”

“你别紧张,”沈悠然听到他说话有些磕巴,笑着安抚道,“一会儿你给阿陶打打下手就成,不难的,也就端碗洗碗擦擦桌子这些。”

“嗯,”郑聪点点头,又小声应了句,“知道了悠然哥。”

“没客人的时候,还可以让阿陶教教你算数,”沈悠然冲着阿陶一扬下巴,“学学怎么收钱。”

“真的吗?”郑聪有些惊喜,他刚刚正在心里羡慕阿陶,有沈悠然这么一个读过书的哥哥,不仅能教他认字,还能教他算账,这都是县城里和镇子上的人才有机会学的东西。

“成啊,”阿陶点头,“我之前还教过小满姐呢,哥,小满姐可聪明了,她学了两三天,就把你说的那个乘法表背完了。”

“是吗?”沈悠然倒没听阿陶提起过这回事,对一个没什么基础的人来说,如果真能两三天把九九乘法表背完,确实算得上聪明了。

郑聪听了有些紧张:“那,那阿陶,你先教我些容易的吧,我怕我太笨了,学得慢。”

“放心吧阿聪哥,”阿陶拍着胸脯保证,“来,我现在就开始教你数数,这个容易,等咱走到镇上你就能学会了。”

见两人真走着路就开始教了,沈悠然有些哭笑不得,转念又想到了村里孩子们的教育问题。

如今村子里,很少有能读得起书的人家,甚至安阳镇这么大个镇子 ,都没有一个正经书院,只有一个给年纪小的孩子开蒙的蒙学,再大些的就要去县城的书院读书。

他们村虽然没多少户人家,需要开蒙的孩子还是不少的,加上郑聪这个年纪的半大小子和女孩子,怕是得有十几二十个。

但这些人家,如今肯定是没有钱送孩子读书的,更何况像郑聪、钱小山这几个,都已经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了,怕是也抽不出时间去镇上或者县城读书。

他自己倒是可以抽空教一教,但正像之前跟阿陶解释的,他只能教一些简单的认字和算术这些,四书五经儒家经典这些正经的学问,却是他教不来的。

沈悠然边走边思索了一会儿,想着不如干脆请个先生坐馆,在村里子建个蒙学,这样村里所有适龄的孩子就都有机会开蒙了。

还来不及思索细节就到了镇上,还是先把摊子摆好,沈悠然才挑着担子往巷子里去了。

“怎么才过来,我还以为你们今儿个不来了呢。”旁边卖烧饼的小哥笑着问道,“又换了人来帮忙?”

阿陶把东西摆好,先吆喝了两声,又教了郑聪两遍吆喝的话,才笑着回身答话:“张哥早啊,今儿个出门晚了些,这也是我们一个村的,郑聪哥,往后就我俩在这边摆摊了。”

刚说完就有人来买豆腐脑,阿陶也顾不上再寒喧,赶紧开始招呼客人。

一开始郑聪还有些手忙脚乱,不知道该先擦桌子还是先招呼人坐,收拾完碗勺也来不及洗,阿陶趁着人少的时候叮嘱他两句,才慢慢适应下来。

正忙的时候,却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站在摊子旁边,上下打量阿陶,不走近也不开口要豆腐脑。

阿陶见他穿的是上等布料,人也白白净净,笑着招呼道:“这位小哥,来碗豆腐脑?”

那小孩仍是不开口,又皱着眉打量了阿陶一会儿,还看了两眼郑聪,直接转身跑了。

“怎么回事?”阿陶看着那小孩跑远了,心里有些纳闷,但这会儿正是人多的时候,他也来不及多想,又忙活起来。

镇上这边忙得不可开交,去县城的三个人却还不太顺利。

因为卖的不是菜蔬水果等农产品,三人先在城门□□了两文钱的税钱,进城后才分开。

刘旺直接去了吉源街上,这是济陵县的主街,各个衙门都在这条街上,各种大商铺也多,这会儿刚到辰时,街上已经热闹起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