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经跟蒋天旭两人商量好,头半个月的盈利先不分,全都投到后面要做的油条生意里,如今李金花手里的,也不过只有一开始在镇上挣到的几百钱。
现在又要盘炕又要买锅的,她肯定又要心疼钱了。
“奶你放心,”沈悠然笑着宽慰她,“现在咱这豆腐脑在镇上都有名了,在县城也一天比一天卖的多,每天都有进账,等再过十来天,把厨屋盖好,咱就能开始做油条了,到时候又多了一个进项,要是卖得好,咱指不定能攒上十几二十两银钱过年呢!”
“哎呦,”李金花听了笑的合不拢嘴,“那正好,要是真能攒下来,到时候都换成银锭子,留着给你说亲用。”
沈悠然被她这话题拐的懵了一下,嘴里的饭都忘了嚼。
蒋天旭也愣了一下,抬头看向沈悠然。
“悠然要说亲了?”葛春生倒是没想那么多,听到这话还以为已经有眉目了。
沈悠然回过神来,看到蒋天旭探究的眼神,不知道为什么有些慌张,赶紧否认:“没有没有!”
又转头给李金花夹菜:“奶,我还小呢,这时候说什么亲呐,再说,咱家这会儿哪顾得上这事儿啊,您赶紧吃饭。”
“干啥,堵我嘴呢,”李金花撇他一眼,哼道,“这时候又说自己年纪还小了。”
不过她也不是真的要这时候张罗给沈悠然说亲的事,只是忍不住念叨起来:“哎,前几年闹灾闹的,耽误了多少孩子亲事,就说钱大吧,眼看着二十五了,还有正子,也老大不小的了,都没定下个亲事,这好不容易安顿下来,可不能再拖了。”
沈悠然这会儿终于听出了端倪:“英婶子和孙大娘开始张罗找媒人的事了?”
“可不是嘛,”李金花重重一点头,又啧的一声,“把你英婶子给急的哟,今儿个在井上那会儿,她俩越说越愁,商量着趁着冬里这个空档儿,赶紧找媒人给说说。”
沈悠然明白了,自己就是被殃及的池鱼啊,他赶紧低下头默默干饭,不敢再接话了,害怕话题又转到自己身上。
李金花心里门儿清,看他那不敢抬头的样子,在心里叹口气也就随他去了。
蒋天旭也暗暗松了口气,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听到沈悠然说亲的事,会这么紧张,心仿佛提到了嗓子眼,可能在他心里,真的把沈悠然当成年纪还小的弟弟了吧。
他想到今儿个刘力群说的另一件事,蒋新虎的婚事定在了十月二十八,精心算出来的好日子,已经给街坊邻里和亲戚们送完信儿了,但蒋天旭并没有收到,他也就当做不知道这件事。
第二天吃过午饭,沈悠然和阿陶帮着到大杨村打水运水,蒋天旭和葛春生两人一个负责拎着水桶浇地,一个负责播种盖土。
旁边地里,租了地的几家人也都在各自忙活,老李头和王秀荷各租了三亩,剩下四亩都租给了刘家。
沈悠然和阿陶往大杨村跑到第三趟的时候,大杨村的村正杨时背着手慢慢踱了过来。
“悠然,打水呢,”杨时笑呵呵的打招呼,又像刚想起什么似的,“对了,听说你们村已经打上井了?”
沈悠然笑着应一声:“是呢杨伯,再过十来天差不多就能打好了,这大半年还多亏您照应了。”
“嗨,以后咱都乡里乡亲,啥照应不照应的,都是应该的,呵呵。”杨时摆摆手笑道,只字不提当初要收费的事。
沈悠然也跟着笑笑,他知道杨村正这个人虽然有点小算计,又爱听些恭维的话,但人算不上坏,只是不知道这会儿特意过来是有什么事。
难道嫌今天打水打多了?以杨村正那斤斤计较的性格,倒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他既然没直接说,沈悠然也就只顺着他的话寒喧。
杨时呵呵笑两声,又对着沈悠然夸道:“这还不到一年呢,这井也打上了,听说还卖起了吃食,真是不错啊,呵呵。”
见沈悠然两人快要打完水往回走了,杨时咳嗽两声,斟酌着开口道:“悠然啊,听说你们豆腐脑都卖到县城去了,真是厉害,呵呵,那什么,你振昌二哥,不是开着豆腐坊嘛,也想顺道做点别的吃食买卖。”
沈悠然听了一愣,心里大致有了数。
杨振昌正是杨时的二儿子,李金花之前去买过豆腐,倒是认识,听说人有些霸道不大好相处,这是眼热自己的豆腐脑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