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穿为逃荒难民后 > 第37章 竞争

第37章 竞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过沈悠然并不打算说什么,做生意嘛,哪有一家独大的,有竞争才是正常的,再说人家愿意提前说一声,已经是顾着情分了。

“那成啊,杨伯,您家这做豆腐十几年的老手艺了,做的吃食肯定比我这强啊。”

杨时哈哈笑两声,又开口道:“我家这小打小闹的,主要还是卖豆腐,也就顺道做些吃食到镇上卖卖,可比不了你们,都能卖到县城去了。”

沈悠然听他刻意解释只在镇上卖的话,只是笑笑并不搭话,把水桶捆好后,打声招呼拉着板车往回走了。

“哥,他们是要抢咱生意吗?”等走远了,阿陶有些郁闷的开口。

“可不能这么想,”沈悠然回头看他一眼,认真道,“做买卖有竞争是常有的事,谁说只有咱家能到镇上卖豆腐脑了,那这样说咱当初在镇上卖,还算跟人家镇上的铺子抢生意呢?”

阿陶也懂这个道理,但是一想到杨时家估计是看自家生意好,才有这个打算的,心里还是有些不甘心,不然为什么他们做了十几年豆腐,也没见卖过豆腐脑呢?

沈悠然见他脸上还是有些忿忿的,继续解释道:“阿陶,人家愿意提前跟咱说一声,也是怕跟咱伤了和气,但咱可不能因为这就蹬鼻子上脸,认为这是人家该做的。”

“再说了,吃食生意讲究个味道和口碑,咱在镇上卖的这段时间,早就有一批熟客了,那也不是说抢就能抢走的,你对咱家豆腐脑的味道这么没信心吗?”

“有!”听到这话,阿陶又振奋起来,“咱家的豆腐脑不仅是镇上,在整个县里都是最好吃的,今儿个阿旺哥回来还说,他明天要再多加五斤的量呢!”

在县城几天下来,每次还是刘旺卖完的最快,他就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加几斤的豆腐脑,但他太谨慎,不敢一次性装满陶罐。

阿陶又嘟囔道:“阿旺哥还是胆子小,明儿个再添上五斤也还不到四十斤呢,还没有咱们在镇上卖的多。”

“那哪儿能一样,”沈悠然笑道,“他挑个担子,一个时辰也就能转两三条街,县城的吃食摊子走街串巷的又多,他一早上能卖四十来斤已经很不错了。”

“也是,”阿陶点点头,又出主意,“那哥,咱能不能在县城摆个摊子啊?那不就能卖更多了?”

这个主意沈悠然倒是也想过,但一方面在县城里摆摊的摊位费用和人情世故,都要比镇上复杂,贸然过去怕惹上什么麻烦。

再者,他们现在现在每天三点起床,光磨豆子就要磨两个多小时,好几个人流水线分工合作,才能保证每天辰时前赶到县城和镇上,要是再加量,怕是就供不上了。

产能有限的情况下,扩大市场就没有什么必要了,除非以后再添口石磨,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儿了。

“咱现在这个量就正好,每天都能卖个差不多,”沈悠然回头跟他解释,“之前怎么跟你说来着,咱们现在最重要的,是保证,”

“保证品质,维护口碑,稳住咱们的客源,”不等沈悠然说完,阿陶一字不拉的重复出他的话,又拖着长央道,“我知道啦哥,一口吃不成大胖子,一步一步慢慢来~”

另一边,杨时也在苦口婆心的劝儿子:“你得一步一步慢慢来,哪有今天说要卖吃食,明天就到镇上租铺子的?这不得先试试嘛!”

“这还有什么好试的?”杨振昌有些不耐烦,“他一个外地来的,不到一个月都能在镇上站稳脚跟,我在这土生土长三十几年,还能比不上他了?”

“你可不要小看人家,这跟做豆腐不一样,做好了等着人上门买就成,这里头门道不少呢!”

“卖个豆腐脑有啥门道不门道的,他不就加了秦椒面嘛,我又不是买不到,”杨振昌满口的不赞成,“爹,要我说你就用不着提前跟他打招呼,这镇子又不是他家的,难道只有他家能卖豆腐脑不成?”

杨时无奈的摇摇头,叹了口气,开口道:“话可不能这么说,人家先做的这买卖,咱看人家赚钱了也跟着做,这不成抢人家饭碗了,传出去让别人怎么看?你爹我好歹是村正,哪儿能办事这么不地道,这不让人说闲话嘛。”

“嘁,”杨时不以为然,“跟他打个招呼再卖就地道了?说破天去,咱这就是抢他生意了,他心里还能念你的好?”

“别管心里怎么想,面上咱得过得去不是,”杨时语重心长的解释道,“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这做生意讲究个和气生财,咱提前跟人说一声,显得尊重他了不是,他就算心里有些不乐意,看在我这老脸上也不会说什么,以后咱遇到什么麻烦也好跟人开口不是?”

“哎呦我的亲爹呀,”杨振昌站起身往外走,“我是真不爱听你这话,啥叫遇到什么麻烦啊,咋就不能盼我点好呢,我不在这儿听你白话了,跟牙行说好了看铺子去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