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七日了,燕十三还是没回来。
贺听澜不禁有些担心。
“附近都查看过了吗?”贺听澜问顺子道。
“都查过了,一点十三兄的踪迹都没有。”顺子皱着眉摇摇头。
贺听澜倏地起身,有些焦躁地来回踱步。
送个粮食而已,再怎么耽误四天也该回来了吧?
难道燕十三真的出事了?
“你先去忙吧。”贺听澜打发了走了顺子,然后将墙上的舆图放下来,对着仔细研究起来。
武扬县衙位于苍梧城,与临青城相邻,快马加鞭一天就能到。
就算是燕十三带着重重的粮食,两天也到了。
难道是苍梧城也锁城了?导致燕十三被困在里面出不来?
还是说他趁机跑了?
贺听澜摸着下巴想了一会。
虽然自己对燕十三不太了解,直觉告诉他燕十三身上也有不少的秘密,但是他并不像是会不告而别的人。
不行,得亲自去看看!
说走就走,贺听澜简单装了一下包袱,将佩剑拿上,抬脚便出门。
这次贺听澜没有带任何人,只是临走前嘱咐了江如惠帮他管理寨子大小事务。
两年前,贺听澜去过一次苍梧城,所以仍旧记着路线。
他顶风冒雪终于赶在天黑前到了苍梧城,成功混了进去。
这里虽然是武扬县县治,却显得有些萧条。
城池是挺大的,但还不及临青城繁盛热闹。
不过贺听澜这次没心思闲逛,而是直奔主题。
他轻车熟路地来到了县衙,对门口的侍卫问道:“官爷,几日前可曾看到有人前来送粮食?”
侍卫将贺听澜上下打量了一番,道:“这个嘛……哎哟,我这最近记性不太好,忘了!”
贺听澜瞬间明白,立刻从钱袋中掏出来一块碎银,恭恭敬敬地奉上。
“这风雪交加的,官爷在外面站岗辛苦了,拿去买点酒喝。”
侍卫将那块碎银在手中掂量掂量,满意地“嗯”了一声。
“哎,你别说,刚才这寒风一吹,我一下子就想起来了。”侍卫笑呵呵地冲贺听澜招招手,示意他过去。
“五天前确实有一个男人来送粮食,说是得知了县丞大人最近忙于安置流民,想着自己家中尚有些余粮,特意来奉上。”侍卫一股脑都说了。
贺听澜瞬间来了精神,立刻追问道:“那个男人叫什么?长什么样子?大约带了多少粮食?”
“姓名我还真不知道,他也没说。”侍卫摇摇头,“至于长什么样子……我也没太看清。反正个儿挺高的,身段特别板正,走路很快。”
“那个人拉了整整一车的粮食,我估摸着得有五百斤。”侍卫回忆道,随即略显狐疑地问贺听澜:“小兄弟,你问这个做什么?”
贺听澜也突然意识到自己目的性太强了,恐怕会引人怀疑。
于是他立刻做出一副痛彻心扉的样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道:“官爷,您是有所不知。那个狗男人是我姐夫,一心想跟官府的大人们攀上关系。这不,他竟然偷偷把我家的存粮给偷出来了!”
贺听澜的眼泪说来就来,哭嚎道:“我姐夫为了在关键时候帮上官府的忙,给自己拼个前程,竟然做出如此丧尽天良之事!可怜我姐姐和那七个尚年幼的外甥和外甥女,大冬天的在家饿肚子,眼看着就要饿死了!”
一边哭着,贺听澜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懊恼地捶打着地面。
那侍卫见状也是于心不忍,赶紧蹲下来搀扶贺听澜。
“竟还有这事?小兄弟,你先别哭,再想想办法嘛。”侍卫柔声劝道。
把贺听澜扶起来之后,侍卫咬咬牙,将刚才那块碎银又塞回到贺听澜手中。
“你也挺不容易的,我就不要你的钱了。”侍卫道,“不过如果你想把那批粮食追回来的话,我倒是可以帮你打听打听。”
贺听澜闻言面色一喜,连忙冲侍卫抱拳道:“多谢官爷!多谢官爷!哎哟官爷您简直是帮了我大忙了!”
侍卫摆摆手,“甭客气,如今这世道谁都不容易。那要不这样,你先在这等我一会,我进去问问仓库那边,看看那批粮食还在不在了。”
“哎,好!”贺听澜一脸感激道。
不一会,那个侍卫便回来了。
“小兄弟,告诉你一个不好的消息。”侍卫呼哧带喘地说道,“两天前我们晏主簿带着一大批粮食出去赈灾了,其中就包括你姐夫送来的那五百斤。”
晏臻行动这么快的吗?贺听澜不禁心想。
不过表面上还是得演一演。
于是贺听澜又做出一副彻底绝望的表情,哭嚎起来:“那可是我们家最后一点存粮啊!这下完了,全家都要饿死了!”
侍卫连忙安慰他,“你先别着急,要不你去找找你那个姐夫?我看他送完粮食之后跟我们县丞大人说了几句话,然后就跟着县丞大人走了。虽然我也不知道他们去哪儿,但是你要不在这儿多等等,说不定能等到呢?”
燕十三跟周思远走了?贺听澜不禁皱眉。
难道这两人互相认识?
这个燕十三果然是大有来头!
“行吧,我在城里再找找。”贺听澜点点头说道,“今天的事,麻烦官爷了。”
侍卫反倒不好意思起来,摆摆手道:“小事,甭客气!那你请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