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遇见一个摆摊的老爷爷,余照苔走过去,发现是卖鱼的。老爷爷说他要收摊了,只剩下鱼苗和一只金鱼。
余照苔本来不想买,但是看到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老人,还是掏出口袋里的钱买了。年年有余,图个好彩头。
不过鱼缸太重,余照苔要了透明塑料袋,把鱼苗和金鱼分开,鱼苗小,放在一起可能会被金鱼吃掉。
老爷爷见自己的鱼终于卖完了,高高兴兴收摊走了。
余照苔提着两袋子,袋口没有绑紧,留一点缝隙进氧气。回家的路,她鬼使神差,路过荣英副食店,见里面的灯还亮着。李萍燕说过几天来看望张奶奶。
绕过店铺,后面有段上坡路,走过这段上坡路,往右拐,再走过一段小巷子就能到余家的小区后门。这是上次游鸿送她回家时,余照苔学到的。
途中会经过一个小学,小学门口的小卖部已经关门,时候不早了,街道上没几个人,余照苔算一个。
巷子里的灯有几盏坏掉了,有点黑。余照苔打开手机的手电筒,往前照,照到一个人。背靠着墙,戴着卫衣帽子看不清楚脸,把她吓一跳,手里的两袋子鱼差点没拿稳摔在地上。
她说了句不好意思,便继续往前走。
身后的人缓缓发出声音,她没走多远,听清楚了。
“余照苔。”
那人见她没有反应,不说话了。
余照苔刚刚在辨认声音,挺熟悉的,她走回去。
哦,原来是她的后桌游鸿同学啊。
余照苔看着情形,不知道该说什么,随便从脑子里捡了句话讲,“你怎么还不回家?”
游鸿沉默半晌,拉下卫衣帽子。这边的路灯灭了,只能靠旁边的路灯传来一点光亮。所以游鸿微微低下头,看着面前站着离他几步之遥的女生。
“刚回完,被赶出来了。 ”
啊?余照苔心里发出一声惊叹,听他口气平常,应该没什么事吧?
她看着面前的少年神情自若,不过说完话便垂下眼睛看地面,再抬眼,眼神中透着一丝丝无辜可怜。
他的睫毛真长啊,而且很浓密诶……
等等等,思维飘哪去了?余照苔叫停自己发散的思维,现在重要的是他需要赶快回家。
“张奶奶不在家吗?”
“在。”
“那不就是家吗?”
余照苔心里想,估计他刚刚经历了什么,情绪挺低落的,方才他的眼神,有点像她喂过的一只小狗。
她决定举起手里的两袋子鱼逗逗他 ,毕竟以前在姑姑家不开心的时候,他也经常在信上写冷笑话。
“我刚刚在摊子那边买了东西,你猜猜是什么?”
游鸿轻轻笑出一声,看着她故作玄虚略显拙劣的表演,心情好了不少。
“小鱼。”
“你怎么知道的?”
“我不瞎。”游鸿带动长腿,鞋子打着节拍,碾过一粒小石子,此刻的心情像一杯打翻的果汁。
“难道不是小鱼?”余照苔这话听着简单,实则别有用心。
两人都清楚彼此的真面目,一个小鱼,一个青苔,只是现在还没捅破。不知道是不是多年来信上培养的默契,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装下去,心有灵犀的选择了悄悄试探。大概都觉得,这样很有趣。
游鸿没回答她的问题,只是说:“你早点回家。”
“你呢?”
“我也快了。”
余照苔上前一步,彼此的距离拉近距离,两步之遥,影子却重叠在一起。
巷子深处传来几声猫叫,余照苔伸手,一袋金鱼递给他,“新年快乐。”
游鸿接过,露出今晚的第一个笑容,“你也新年快乐。”他又说了一句,“养鱼,鱼缸底加点青苔水草会更好。”
余照苔意味不明挑眉,笑着重复他的措辞,“会更好。”
夜深人静,游鸿回到荣英副食店,还好是在十二点之前。他看了一下店铺里,各种豆类的袋子已经扎紧。外婆这下记住了,之前他嘱咐很多次她都忘了,关店的时候,装豆子的袋子要扎紧,不然容易受潮变软。
他上楼,看见木椅上躺着小小的一个人,好像比以前更加枯萎了。
电视的声音还开着,春晚主持人兴高采烈地说着祝福语。
外婆睡着了。
外婆又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