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更无法承受的,比起压垮双肩和脊梁的重担,兴许是弹指灰飞的轻。
阿琳娜精巧、碰触不起的手链到底被笨重的手铐磕出斑驳,就像那双曾也不可一世的眼睛终究学会了谦卑,哪怕代价是彻底熄灭的光和野心。
华尼托笔挺的背影踩着轻不可闻的脚步,迈入走道的灯火通明;而阿琳娜疲惫、消瘦的肩胛和凌乱的发丝一道埋入桌面,审讯室昏暗的灯打在直不起的脊柱。
“你就这样抛弃了她。”布鲁斯把华尼托唤进了观察室。
观察室里不止有他。华尼托的视线极快地掠过每一个人,并不为谁逗留。她甚至懒于作答,只是点了点头。
她知道他们怎样说她——理智、冷血、薄情——同样的话这些年里她已听得太多。她也并不将这些评价作负面解读。唯有绝对的清醒方能送她上高位,只有绝对的冷清才可保她周全。那曾是她最引以为傲的武器。
曾是。
“难怪他们都不是你的对手。”说这话的布鲁斯·班纳博士显然对她抱有敌意。她并没有赢得每一个布鲁斯。
华尼托环臂胸前,冷眼看着昔日同伴因她的不再管顾而势颓。
阿琳娜·埃里克森非是良善,而对她用之即弃的华尼托更叫人心寒。这里的眼睛沐过阳光,也见过阴霾,但坚信的始终是爱、正义和救赎。
“你连一次改过的机会都不肯给她。”史蒂夫摇了摇头。她的余光能瞧见他皱紧的眉,却没有转头,因为不想看见他满眼的正义和指摘。尽管这不能令他闭嘴,“她固然罪迹斑斑,可没有你的引导,她也到不了今天。”
是的。引导。人们总是不遗余力追根溯源。引导、教唆、引诱……那诚然能让不善之人走上恶途,可倘若没有心中那点能被放大的恶,又何来引诱?
都是一窝蛇窟里的毒蛇,谁也不比谁好,谁也不比谁差。但华尼托没有解释,解释是毫无意义的。残忍的不是真相而是信念。信念相悖的人无法说服彼此去试图理解相左的道。
她只是淡淡回答:“我把救赎的选择和机会交给了你们。”
史蒂夫仍一意孤行:“我们更希望你能亲手握住这选择的权利。”
选择嘛?她挑了下嘴角,那也许并不能被称为一个笑。他们早已做出选择。每一个人。而现在,是为这选择而等价交换的时刻。
***
观察室的门被人敲响。是名年轻的探员。他告诉这一屋子从前只在电视上见过的人,他们或许会想打开电视,瞧一瞧1号台的新闻。
离遥控器最近的鹰眼打开了电视。所有人目光转向电视屏的时候,华尼托并不掩饰地看了眼腕表。
【插播一条突发新闻。学术卓越与诚信办公室主任阿琳娜·埃里克森于昨日凌晨,其位于西海岸的私宅被捕,于今晨转移至纽约。案情正在进一步调查。新闻经多方人士核实无误。据悉,阿琳娜博士批捕于学界掀起兴然大波,面对各方问责,诚信办压力巨大,宣布召开记者发布会向社会通报。本报记者已赴会所,下面请听现场连线……】
阿琳娜突发被捕、诚信办巨压之下不避不退召开发布会,比起事故公关被迫展现的责任,更像是有预谋的演出。
华尼托周边的人不时打量着她,还好时间太紧,留给他们发挥揣测的余地不多。
代理办公室希思罗向学界、公众鞠躬致歉,承诺诚信办将成立特殊调查组自纠内部纪律。调查组及诚信办的负责人一职经内部投票提名,名单经由杰瑞曼德琳生物、凯密士奇化学与制药、科伯雷特新型机械三家权威机构的代表人士审议、表决,一致同意任命科林·巴克斯维担任。
【科林·巴克斯维参与过三司的培养者企划,各方面均有涉猎,其经历……】
希思罗字正腔圆的播报仍被电流不断传输,只是神盾局审讯室内外的探员、囚犯已无一人能听进。
“巴克斯维?你们选了他?可是他懂什么?”班纳博士的脸因困惑而褶皱着,困惑同样让他不由自主地靠近了华尼托一步。
同样的质问也发生在审讯室内。
被现实抽空气力的阿琳娜,在听到巴克斯维之命时瞪大了眼睛。这股荒诞和滑稽让她腾然坐起,直勾勾盯着单向玻璃:“巴克斯维?那个莽夫?他懂什么?诚信办里千千万的人,哪一个不比他专业,哪一个不比他懂学术?为了拉胯一个我,您竟动了这样一个莽夫?”
华尼托静静听着,静静看着,不发一言。没有人知道,她的眼神穿过玻璃,又回到了同迈尔伯特谋划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