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御刀法[东晋] > 第191章 第 300-301 章

第191章 第 300-30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天后来……发生了些什么?”

拓跋嗣当时一路带着所有人撤到了附近的一座小城,并以皇帝昏迷,一切日常事务暂缓,京中急事一律由他代为监国为由,临时在那里组了一个很小的朝廷。

拓跋珪醒来后点点头认同了拓跋嗣的处理,他并没有询问那天后来发生的事,熟知轻重缓急的皇帝首先要处理怎么对内交待十几万人莫名阵亡尸骨无存的事情,皇帝将全部责任揽到了自己头上,把拓跋嗣在这件事上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几天的功夫,京中几个重要官员都赶了过来,一进这座小城中央破落的院子就看见面色苍白的皇帝躺在那里。拓跋珪一边和他们解释他那个版本的整场战事经过,一边因为身体抱恙而咳血连连。在这样的状况下,即使想要继续追问的人也都只好倒过来请他保重龙体,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比起承受皇帝驾崩给朝局带来的动荡,十几万人的死亡似乎又是可以接受的结果了。

于是拓跋珪当着众人的面,临时将一部分权限移交给了拓跋嗣,算是给了他补齐了之前几日事急从权下一切决断的合理与合法性,并且重新确立了消失两年的齐王在大魏朝的正式地位。

在父子俩忙着和这个临时的朝堂周旋的时候,拓跋珪失踪了几日的海东青飞回来了。于是这两天养病期间连床榻都没起来过的拓跋珪硬是撇开众人,坐着马车带着拓跋嗣又回到了黄河岸边。

在问完那句话后,拓跋珪看着拓跋嗣又一脸一言难尽地望向南面的样子,所以他明白了他的儿子同他一样,这辈子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好结局收场。

“你会怪我吗?”拓跋珪即使已经提前预知了结果,想的也不是如何去避免,而只是问问拓跋嗣会怎样归因。

“我如果怪您的话,会显得好像我今后走的路不是我自己要选的。那样的话,我也实在太过软弱,不适合做个兵家人了。”

拓跋嗣摇了摇头,眼神却依旧望向黄河对面,在这件事之后,他们父子俩好像因为相同的境遇而真正的交心了,拓跋嗣说这句话时甚至不用转过头去诚惶诚恐地表现出对于皇帝的恭敬。

“是你爹我无能,所以才只能把自己没走完的路,交给你接着走。”同样的,拓跋珪也没有再自称皇帝,也很坦然地在拓跋嗣面前示了弱,“以后的大魏和鲜卑……就靠你了。”

“父皇!您只是一时气郁攻心,您不会——”在拓跋珪说出那种话后拓跋嗣终于不再看着黄河了,可他才说了半句就被拓跋珪制止了。

“我们学的都是兵家的传承,它会有点什么弊端和反噬你想必也明白,何况我的那套以杀止杀的路比你走的那条更重杀伐。这两年我都不过是靠着寒食散在压着那些怨魂的反噬而已,原来以为我可以撑到南征完成再把天下交给你的,可惜棋差对面一招,这十几万人一死,你继位几年之内都不宜再大动刀兵了,至于以后——”

拓跋珪虽然没听过毛小豆的那句用律令术发下的誓言,但想也知道诸葛承养大的孩子不会让汉人束手就擒的。而这一次,斗争的双方变成了明牌,那以后拓跋嗣面临的局面恐怕只会比他更难。

“为父只能提前祝你武运昌隆。”

本来就只有这一条路,毛小豆的那句誓言更多的作用不在于阻止那场未来的战争,而只是提前在给那场战争加上一个他们谁都不能承受的筹码,确保他们都会全力以赴。

法家人似乎很热衷于一步到位,于是宁愿选择毕其功于一役而不是反反复复来回拉扯。又或者,毛小豆的一了百了不是来自于法家,而是诸葛承的家传。

“可是将军……这样的话……就什么都没有了……”

红儿知道她根本说的是屁话,人都已经死了,难道仅靠留住一具尸身和坟墓就能留住什么吗?这么多年他们一起埋下去的那些士兵们,最初的那些连碑上的字都看不见了,他们又是留住了些什么呢?

毛小豆依旧看着那只海东青,法家并不会兵家的那些和动物沟通的能力,他也不确定对面是不是要让这只鸟带来什么最后的口信:“红掌柜,在这件事上,重要的不是我们能做到什么,而是他想要什么。”

尽管墨家崇尚节葬,但诸葛承对身后事的愿望依旧可以算是离经叛道。在其他人自发的一身缟素的日子里,诸葛承人生里真正在意和亲近的那些人把汉人葬礼里的各种大忌全部犯了个遍。

毛小豆身为儿子,要一把火烧了他的遗体;红儿身为朋友,在葬礼上穿了一身代表喜庆的红衣;至于拓跋珪和拓跋嗣父子两人,没有身份也没法到场的他们只好派来了一只鸟。

可这些才是诸葛承真正想要的,所以爱他的人只在乎怎么让他满意,不在乎世人又到底会如何评判。

“时辰差不多了,麻烦您了。”

只有葬礼开始的时间选择还算照旧,在毛小豆的一句话后,红儿咬着牙抱好自己的琵琶,以一种哀莫大于心死的表情拨了几个轻巧又欢快的音。

“那说好了啊,我要喜庆的,越喜庆越好。”

闭上眼睛的红儿似乎又听见了那时候的诸葛承对他说过的话,一些她以前不理解的东西到现在却能够明白了。原来那个时候诸葛承就在准备他自己的死亡了,而那个一向不着调的人给他自己的身后事安排的最出格的配套就是——

一个四十出头英年早逝还为国捐躯的人,把自己的丧礼定义为喜丧,要在自己的葬礼上听喜乐。

毛小豆扯着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他接过随从递上来的那支火把,然后打发在场这些帮忙的士兵全部离开,在确保清场完毕后,他手持火把来到了柴垛之前。

“爹请放心,您不必担忧,今后儿子会好好守住虎牢关的。”毛小豆最后看了看他父亲的遗容,又伸手替他整理了一下被风吹乱的衣摆。

说完本想点火的毛小豆不知怎的又想起诸葛承最后的那句遗言,于是也不管有用没有,他动用律令术凑到对方耳边最后说了一句:“愿您得偿所愿。”

熊熊烈火在一连串活泼的拨弦下升起,瞬间包裹住诸葛承的遗体。而分别位于黄河两岸的几位对于这场葬礼真正有意义的出席者当中,只有那只海东青因为站在了下风口上,被突然冒起的浓烟熏得流下了一滴眼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