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詹姆斯也是这么说的吗?”
“不,不。”
她和吉姆的合作关系,起源于一个蝙蝠侠提议的“拯救计划”。
……
‘哥谭需要拯救。’二十七岁的蝙蝠侠想。
‘她可以被拯救。’三十七岁的蝙蝠侠领悟。
一个无可救药的人长什么样?在街头,在垃圾桶里,在河床上,在网吧后门,在危房的水泥地。
药、注射器、排骨似的青紫色皮肤;子弹、热武器、纹身遍布的莫西干绿毛。
还有希特勒的逻辑、小丑式的疯狂。
她没有。她就像个被赶鸭子上架的新手士兵,跌跌撞撞活过了一战/二战,然后就自以为是熬过绞肉机的钢锭,再也不会生锈。
但是二十几岁的经验算得了什么?
她又怎么可以认定,自己就是无限向地狱下坠的孤魂,不会有豁然开朗的转机呢?
似乎世界上大多数出名的通俗小说的主角都是孩子或者青年(不超过40岁),共同点是未婚的、充满好奇或者愤怒的。
未经世俗折磨的年轻灵魂熠熠生辉,最后故事结局总是有部分急转直下——有时是希望的消失/重现,有时是青春气息的过去/重拾。
总要有个转折。
一帆风顺的故事没有新意,一直倒霉的故事令人犯呕——苦难的过于写实就会让读者感到毫无希望。
所以啊,蝙蝠侠想到了自己,他不免同情地、感怀地想:拯救她吧。
把这个迷茫的灵魂从她自我构筑的鱼缸里钓上天空。
**
突如其来的枪击打断了天台谈话。
洛里安扔出烟雾弹,然后拖着昆汀往室内跑。
那真是比扛个人都费劲——他犟得像条锁在岸上的船,不愿意搭借东风。
若让不知情者看见,还以为她绑架了他。
“星城的警察也是不输哥谭的高危职业。”逃离到安全地带,锁上门,她泄了气,半开玩笑地抱怨。
昆汀懒得理她,握着手机开始发消息。
劳瑞尔回复了他,但是……
“现在,离开这里。”他厉声喝道。
洛里安收敛了笑容,追问:“为什么?你知道袭击者是谁?”
“那就留在这里。”
昆汀继续在手机上戳戳戳。
他在联系神秘人。
对面的人很快回了消息:【萨拉的信号消失了。】
【她怎么了?】
【那群刺客不愿意放过她。我会去找。】
【Please. 】
昆汀知晓自己的无能为力。他只能去相信那个男人能做到。
奥利弗·奎恩放下手机,瞥了眼罗伊和他的朋友,说:“我有点急事,过会儿回来,不要乱跑。”
“西娅?”罗伊下意识以为是女朋友。
奥利弗轻微地摇了摇头。
罗伊会意地点了点头。
唯独是局外人的杰森摸不着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