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母看向刚刚还犹豫不决,充满迟疑的长子,心里默默地叹了一口气,今日之事,恐怕真的不能如自己所愿了。
而殷泽文的阿耶,殷父,也看出来了自己这个脑子心思并不灵光的长子,身上突如其来的变化,心有疑问却不肯藏,而是更加直接一点,开口问道:“你既已下定决心,弄清楚自己意欲为何,那说便是,何故行之如此大礼?”
要知,殷泽文所行之礼为三拜九叩之礼之中极为严肃郑重的叩拜之礼,还是三次标准的叩拜行礼!
主位上的长辈们都被殷泽文这一举动震了一下,就连一旁最云淡风轻的殷老太爷,殷泽文的大父,都不由得稍微坐直了些自己的身子。
殷泽文语气平静,却神色坚定地说道:“大父大母,阿耶阿母,我自知我新妇程嫣,对我怀有身孕的阿姊和我那还未出世的小外外恶意出手。“
”她不知提前了多少时日,开始谋划。“
”从掌管家中庶务后,她便有意调换送往佘府阿姊处的物件吃食的管事仆妇。“
”在阿姊必吃的茱萸粉里面定期定量的参杂着对孕妇和胎儿有害的朱砂粉末。”
“此事人证物证俱在,事实条理清晰,且她亲口承认犯下此事,容不得她多加辩驳。”
“所以此事计划未成,是多亏我阿妹如葵能力卓群,力挽狂澜。“
”也得我阿姊和我那未出生的小外外福大命大,才使得如此狠毒计谋未能得逞,没有酿下不可挽回的滔天大祸。”
“但正如阿耶所说的,我们大雍定罪认刑,并不以谋害之人是否达成了自己的目的作为主要且根本的判断依据和标准。”
“总不能因为我阿姊和我那可怜的小外外福大命大,逃过一劫,便能一笔勾销掉嫣娘蓄意谋害她亲亲姑姐的罪恶行径吧。”
“所以,她既然明知这样触及律法,但仍要做下此等行径,那她便是明知故犯,不管是她的险恶用心,还是她的蓄意谋划,无论是否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她的罪孽与罪行都辩无可辩,理当受罚。”
“按照大雍的律法,此等害人行径那必定是要报官公审的,但不管是我们,还是阿姊所在的佘府,都是京畿一流世家。”
“出了如此大之事,嫣娘是我的新妇,是殷氏一族的少夫人,下一任铁板钉钉的少主母,还是程氏一族唯剩的女娘;而阿姊已然是佘府的少夫人,我的小外外也是佘氏一族头一个孙辈。”
“这样大的案子,交在廷尉府,怕是廷尉府也不敢轻易审理,少不得最后要惊动陛下……那是说一句满城风雨,怕都是不为过的。“
”这样一来,这件事情就不仅仅是程嫣个人的行为了,怕是要牵扯到程氏,殷氏,佘氏这三姓大族,况且程氏……“
殷泽文说到此处时顿了顿,转而开口又提到:”而且抱到陛下那里,陛下所考量的,可能也不仅仅只是嫣娘下毒给阿姊这件事了。”
“所以远的不说,我只想问一句如藿阿姊,如藿阿姊她真的愿意将此事闹大吗?”
殷泽文真诚地看着主位上的诸多长辈,为他们剖析着这件事情一旦闹出家门外之后的后果。
他看着主位上的四位长辈,这四位长辈在听过自己上面的那一番言论之后,都没有露出其他神色,自己上面所说的那些,这些老儿曾经的长辈们难道是真的一无所知吗?
不见得吧……
恐怕他们想的,知道的,远比自己刚刚说的那些,要深得多而且多得多,只不过是不便往出说而已……
殷泽文的大父沉吟几声,缓缓开口问道:“若不将此事按照正常流程报官的话,我们想要私下却又公平的处理,如你所愿,那该如何?”
殷泽文向自己的大父作揖,回答说:“若此事我们并不想张扬于外,想在在家族内部中解决,并给阿姊一个公平的交代,同时也想让嫣娘承担合理合法的惩罚。”
“按照大雍律法,蓄意谋害他人性命者,除耄耋,幼弱,蠢愚,虽有死罪不加刑焉外,其余他人均当以命相偿。“
”但阿姊此行并未丧命,阿姊与她腹中的胎儿,均安然无恙,且程嫣主张,只为伤人并非害命,故可按蓄意伤人来看,这样一来,刑罚便变为了便变成了流刑或徒刑。”
“所以若是不想将此事闹大,按照京畿城内其余各大世家,对卒中犯错女娘一般的处理方式来看。“
”对程嫣最好的责罚便是,殷氏将其休弃,并不得回程氏,请在外山建一巫观,让她青灯古经,聊此残生罢了。”
说到这里,殷泽文轻轻舒了一口气,转而却又重重吸了一口气,一股脑地接着说道:“但孙儿以为这样也并非万全之策,孙儿这里有一提议,望诸位长辈可以应允。”
“程家娘子程嫣,既是吾妇,那她与我便是于天地君亲师面前许下,生死契阔,与子偕老的诺言,我答应过她的,此生与她只有死别,没有生离。”
“殷氏,长孙,殷泽文,请诸位长辈将泽文与吾妇,逐出殷氏族谱!”
族谱除名,在这个时代,这对于一个世家子来说,堪比奇耻大辱,甚至比直接杀了他,还来得更加严酷。
家族除名,意味着家族之中再也没有这个人了,殷泽文死后不能再进祖坟,日后他的生死荣辱和殷氏毫不相关。
殷氏再无殷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