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朗这边逐渐歇下,另一边两个人则完全相反,风波刚起他们心神不宁。今晚注定是个不眠夜。
桌子部的经理李信和柜子部的经理赵亮两人约在了一家咖啡店里,这家咖啡店是李信老婆所开,早已过了打样时间。赵亮来的时候,他已等候多时,开了门迎他进来。
两人一落座,李信便率先开口,面色忧虑地问道:“盛梓华现在什么态度?”
赵亮如实相告,“谈了一下午,船开了的那些货物客户会继续付款,后面未开船的所有订单全部取消。”
李信右手握拳,击了自己的左掌,讽刺道:“那老狐狸气得跳脚了吧?”
赵亮垂头丧气,终归他是柜子部部门经理,部门不好,他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他说:“法务也去了一个,没有出货的订单,我们无法投诉,赢不了。合同中没有规定客户需承担已做好未出运的货物货款。”
李信直问:“损失有多少?”
赵亮直言不讳,“已经完成的货物,流水线上的半成品,仓库备的料,预估不超过三千万人民币。”
李信露出了一个得逞轻蔑的笑容,换了个姿势翘起了二郎腿,悠闲地抿了杯咖啡幸灾乐祸地说道:“只能怪那老狐狸倒霉!这个客户甜头也尝了快十年,赚的也够多了!哪有永远的利润?真当稳赚不赔?生意场上,上一秒春风得意,下一秒满盘皆输,这样的事情还少么!区区三千万,伤不了那老家伙的筋骨。百八十日就赚回来了。”
赵亮不同于李信的轻松,显然还是惊弓之鸟战战兢兢,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
李信满不在乎十分大度地劝道:“公司不是我们的,我们就是一打工的。老板吃肉,我们喝汤,别费那份劲!谁知道关税会一下子涨这么多呢!真要怪只能怪那老狐狸流年不利,不过他也赚的够多了,早该计划计划养老了。”
赵亮抬头则是满脸的疲惫与倦意,三魂丢了七魄,无望地说道:“明光那边外箱全部印好了,全部堆在他们仓库里,今天打了电话过去,让他们暂停,实况没敢说。”
这些年仗着居安巨大的材料市场需求,李信和赵亮暗里收了不少供应商的好处,聚餐是开胃菜,送烟酒,充值卡,现金更是层出不穷。供应商讨好似的捧着他们供着他们。他们两有个名册,哪些供应商送得多,就安排采购部的同僚去找这些供应商下单。下单之后,还有一笔不菲的回扣进入两人的腰包。
这些年胃口是越来越大,供应商的回扣、佣金已经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野心。他们又想了个办法,让自己的亲戚开公司,买几台机器弄个许可证,直接让采购部同这些公司下单以赚取更大的利润。
明光是一家纸箱厂,是赵亮的妹夫所开,才成立三年。第一年柜子部那边就把这个客户的外箱订单转给了这家公司。
李信手握成拳,在桌子上一下一下地敲着,问道:“他做好多少成品?”
“下个月的订单做好了五十个柜,都在仓库里堆着,还有二三十个柜的材料在机器上。”
“原定什么时候安排这批大货的包材?”
“本来是下月出货,按规章,应该本月10号左右下单给供应商。”
“那怎么就提前做了呢?”
赵亮面露难色,“大海和我说上半月机器闲着,我想着反正后面都要出货,就把下月订单都发过去了。谁想会遇上这事?”
“多少成本?”
“一百五十万左右?这些外箱都印好了,根本转不了,恐怕成了一堆废纸,还要租仓库放这些纸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