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计策逐渐在陆晨的脑袋里形成,她很快理清了思路。末了,她抬头看着Linda,困惑道:“为什么帮我?”
为什么帮你?
你上进,可你的业绩也就那样。你漂亮,我也不差。可偏偏占尽了天时地利的那个人是你。
Linda站起身,抬头挺胸故作深沉,“毕竟我们杂货部出去的,让人看了笑话,还以为我们杂货部个个技不如人,难以独当一面呢?”
陆晨也站起身,平视,然后无情戳穿,“说人话。”
Linda哽住了一秒,犹疑,静默,离开。
很快,陆晨安排了品管部古经理从中周旋,打点了这位验货员,效果意想不到的惊人。酒过三巡,验货员才告知古经理有另外一家工厂出货品质一样,报价低七个点。更关键的是,这位验货员还表示这家工厂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与客户接触寄样报价,一直断断续续联系中。并且,客户并不是擅自转单,他是在这一家工厂试订单了三个集装箱之后,发现货物确实品质过关才慎重考虑转单。七个点的差价对于客户要面临付出不稳定的额外的关税而言,无异于锦上添花。
货比三家,同品质选低价,这在贸易市场上,是个定律,永恒不变。
但是,居安拥有这么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高度成熟的流水线技能,同行是如何用低价同质挖走了客户?
古经理再三赔笑敬酒追问该工厂在哪,老板是谁。许是考虑到了风险和最后的底线,验货员再怎么酣醉,也是三缄其口。
路看似通了,又没通。陆晨看着古经理一五一十上报的信息,陷入了沼泽地。既然人这一关再次走不通,陆晨决定走技术,走大数据这一关。
近年来贸易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靠大数据来争抢客户已不是新鲜事。越来越多的公司成立数据科技公司,通过收集出口,报关数据,再结合买手和公司在各社交平台发布的蛛丝马迹以及履历信息,在自己的平台上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搭建该客户的相关信息。只要购买这家公司提供的大数据平台,输入客户信息,就会跳出客户分布在各个国家的供应商,成交额,交易次数,出货时间以及联系亲密度。
居安可以查询其他供应商交易信息。同样,居安也被其他大大小小的供应商所审视、跟踪。
大数据下,一切都无所遁形。
陆晨让市场部加入了几个比较有名正规的大数据平台,输入了客户信息,跳出来的关联供应商倒也心中有数。几个相熟的供应商不足为奇,这些年和他们较劲交锋势均力敌算是共同成长,但是有一个供应商的名字引起了陆晨的注意:大凯家具。这家工厂近两年来频频为这位大客户出货,出口额从几年前微不足道的几千几万美金,到前年的十万美金,再到去年的百万美金出口额,增长势头破如春笋不可小觑。
陆晨再次检索到大凯家具的网站,页面显示确实是同类家具产品,但是网站上的这几件旧品是居安十五年前的畅销设计类似款,已经是市场上老到不能再老的设计,几乎家家户户工厂都具备制作这样的经典款家具。换句话说,居安已经不会再花费心力为这类产品打官司。可是,光靠这些旧品显然吸引不了这位刁钻的欧洲D国的两百年老牌家具商,问题出在哪里?是他抢走了客户?靠哪类设计?如何做到同质低价?陆晨感觉迷雾重重,心中堵塞,不知转机在何方。
陆晨坐在独立办公室里,单手扶额思索,好多条枝节明的暗的似乎近在眼前却无法串联,她平心静气,冷静,再冷静。她再一次打开大凯家具的网站页面,网站设计简单粗糙,不是出自专业的广告公司之手,页面里既没有华丽的视频宣传,也没有丰富的工厂发展历程,寥寥几张样品室、展厅照片,根本不会让人联想起这样的工厂竟然能够与如此实力的欧洲老牌家具商合作。
毫无头绪,可是直觉告诉陆晨,这家工厂有很大的问题。原桌子部、柜子部经理相继离职,连带走了一批受其两位庇佑提拔的员工,这其中盘根错节,难道……
要是有人可以打入这家工厂的内部,看一下样品室,车间,效果会比自己在这猜测好得多。可是这个人既不能在居安太有影响力,容易被对方工厂识别,又以什么样的理由进入别人的工厂呢?
还是投机,还是取巧?主路走不通,侧路也不失为一个方法。这次不能打通验货员,应该找谁?
陆晨打开办公室的窗户,穿透进一股新鲜的空气。此刻好想秦朗,工作有眉目的时候想他,工作没有进展的时候也想他。星辰,大海,森林,沙漠,总有人在前行。偏门,小道,阴沟,地底,也始终有人匍匐。
儿女情长,并不总是宏大。
陆晨摇头笑了一声,按下了号码,拨通了Linda和Simon的电话。鬼灵精怪又不令人猜疑,谁能抵得过他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