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三年前,这裴家三郎闯了三四次军营,不说话,只径自不要命地往里冲。
军事重地,哪怕裴氏再为显赫,岂可任人擅闯?
于是十几个士兵围上前想生擒裴麟。
裴麟毕竟是贵人,尚且年少,又无上官拍板,士兵们也不敢直接动用兵器。
谁知,几十个士兵都抵不住一个十岁出头的少年,而且这少年下手毫不留情,谁拦他谁便遭殃,沙地上满是血迹,使那些上过战场的士兵都心生寒意。
最后还是营外两个中郎将赶来,联手将他拿下了,他们身量足有两个裴麟那般高,却也没讨到什么便宜,身上挂彩不少。
之后的两三次,裴麟越闯越凶,打得满身是血都不罢休。
人人只当这煞神是嫌自己命太长了,嫌这些士兵的命太长了。
最后才知晓,他是想要从军。
南梁从军一般只有两条路——强征和举荐,也可称作为平民的路和世家贵族的路。
在太平世,一般只征军户男子入军伍,可若逢乱世,则除了世家贵族外,每家每户的壮丁都有随时被强征的可能。
南梁虽为帝统,但根在世家,动摇世家,也是动摇国本。
因此世家子弟不在强征之列。
而举荐虽然被称为是世家贵族的路,但实际上大多是名望世家向上举荐寒门武将,只有少一部分是武将世家子世代沿袭,更少的是举荐非武将世家中从武的世家子。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是否举荐、举荐谁的权力,牢牢掌握在名望世家手里。
裴麟只能被举荐,不能被强征。
可没有裴氏首肯,谁敢举荐裴氏三房独子?
裴齐两氏本就是世家上流,齐老太君又年近七十威望颇重,既是裴氏的老祖宗,也是齐氏的老祖宗。
当年裴启弃文从武、忤逆尊母的事虽然隐秘,但世家从武之族数来数去也就那几家,该知晓的人都知晓,若不是其岳丈林老将军硬气收下裴启,裴启不一定能成为武将,如此也就不一定会战死沙场不见尸首......
若林老将军和裴启尚在人世,那裴麟从武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可如今两位将军都不在了,而且都是死在沙场,若裴氏不同意,何人敢将这根独苗收入麾下?
当今皇帝元晟与裴麟年龄相近,几年前也得倚仗世家鼻息,传闻中此帝耽于声色、并非治世明君,想要他一封圣旨,在根基不稳时得罪世家,更是妄想。
所以裴麟虽一身武力,想要从武,却走的那么难。
连闯三四次军营,换做常人,早已尸首异处,可裴麟不是常人,他是裴氏嫡子。
除了打伤数百士兵、自己受了些伤外,此事早被裴氏用财望平息,最后裴麟还是被林氏撵着去读书了。
过了两三年,裴麟又回来了,身边还有个格为窈窕的小娘子。
见那守兵的视线往徐香晚身上瞟去,裴麟蹙起眉间,开口道:
“今日来,非为闯营。”
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那守兵用奇了怪了的神情转向裴麟,再问:“那为何而来?”
“我来,为拜见陈指挥使。“他沉道。
话音刚落。
黑甲卫被有序破开,在沉闷的脚步声里,从中走出一个黑影来。
长.枪抵地划出一串火花,重盔甲穿在身上泛着凛凛冷光。
厉声而出:
“何人闯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