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大雪仍是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地面上的积雪根本来不及清扫,就算是洒了盐水,也只能短短地顶上一会儿。
这个天气,众人皆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哪怕是身负重任的二公子一行人也都歇在了院子里。只有杜五,承担了府尹之责,城西压塌了房舍,神庙开棚施粥,桩桩件件都需要他去处理,无可奈何只能去衙门了。
巳初时分,罗夫人这才缓缓起了床,洗漱梳妆罢,便有人来请安。
“奴婢拜见夫人。谢夫人知遇之恩。”静秋等了一个早上,终于等来了罗夫人起床。
“快起来罢。昨夜,二公子那边可还安好?”罗夫人懒懒地问。
静秋站起身,还是低着头回答:“今日回来时,二公子身边的齐爷让奴婢回禀夫人,松涛院的安置十分妥当,二公子先谢过夫人了。”
罗夫人点了点头,说道:“就好。”停顿了一下,喝了口茶,接着说,“二公子既然收下了你,你只管在那边安心侍奉,别的什么也不要想,将来自会有好的前程。身契也不用你操心,只要侍奉好二公子,我自然会帮你办妥。”
静秋答了声诺。
“昨夜安排匆忙,只你一个人过去了,我也没来得及为你置办些什么。你如今是二公子身边的人了,说起来还是从我身边过去的,我让凝冬给你准备了些成衣和脂粉钗环,一会儿便同你一道送回去罢。”
静秋赶紧又行了礼感谢罗夫人赏赐。
罗夫人扭过头对屋子里其他的丫鬟说道:“你们心中的小九九有些我看的出来,我看不出来的也懒得猜。我自认是个宽厚的主人,跟着我也不会亏待你们。但若你们心气高有什么别的想法,自可像静秋一样早早与我说了,差事做得好,我自会为你们寻个好前程。但若瞒着我闹出什么幺蛾子,我可不会再疼惜你们。”
静秋默不作声,她也听出来夫人这是借自己敲打其他丫鬟呢。罗夫人赏她的东西装了满满一箱,有成衣,有布料,有脂粉钗环,还有金银,甚至连一些草药和茶叶都有,装了满满一箱,静秋赶紧又磕头谢恩。
临走的时候,静秋又悄悄地对罗夫人说:“昨夜,二公子问了很多夫人的情况,奴婢只挑了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说了……不知二公子为何问起这些,也不知奴婢有没有说错话,所以,还是先禀告夫人。以后该如何答话,还请夫人示下。”
罗夫人似乎毫不在意此事,轻描淡写地说:“我与二公子本就是旧识,久别重逢多关心几句也是人之常情。以后二公子再问起什么,你照实答就行,切记不可添油加醋。”
上午罗夫人在撷芳院处理些府中琐事,不久就到了午饭的时候,杜衡之出了城,罗夫人独自用过午饭,停了一会儿,就去午休了。一直到申初时分,二门处的婆子朱大家的来答话。
“朱大回来了。他说,罗舅爷午初进的城门,刚好赶上吃午饭。这一趟,舅爷也没瘦多少,看起来精神很好。朱大本来是要赶紧回来禀报的,只是舅爷说有东西要给夫人,还需等一等,这才回来晚了些。”说着,奉上两个小盒子。
罗夫人打开其中一个盒子,一看竟是鹌鹑蛋大小的珍珠,6颗大小均匀,圆润光滑,整整齐齐排列在盒子里。
是珍宝啊。罗夫人本就喜爱珍宝,再加上这是兄长的心意,罗夫人就更加喜欢了。
还有另一个盒子,罗夫人捧在手中还能感觉到有一点温热,也没猜出来是什么。她打开了盒子,盒子里面还垫了棉布似乎是想保温。屋子里只有凝冬看到盒子里放的东西,但不知道为何夫人会对着一块黑炭一样的东西垂泪。
“夫人您身子弱,可不能落泪。要让老爷知道了,又该伤心了。”
罗夫人擦了擦眼泪,遣退了其他人,又让凝冬取了一只银汤匙来。凝冬只见夫人似乎不怕那黑炭,直接伸手掰开。只是轻轻一掰,就露出了里边金黄色的肉,随之而来的是扑面的香味,是一股说不上来的味道,和板栗有一点点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