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的结已经打乱了,宁玥已经不能再继续做下去了。她心中有了许多疑问,也有了许多的猜测,但是她不想问,此时此地也不能问。
魏天瑜以养伤为名交了兵权,算是脱离了五军都督府繁杂的事物,对内虽然看起来是失势了,但是对外来说战无不胜的瑞王麾下能将仍在紧要的位置上,边关有任何动静瑞王随时都能起复。
下个月中旬是太后寿诞,月尾又是皇帝的万寿节,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京城中最热闹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出乱子的时候。按例京外重臣都会亲自或者派遣亲信回京向太后和皇帝贺寿,外邦使节也会借这个时机打探消息,虽然是普天同庆的时刻,也是危机四伏的时节。
魏天瑜见宁玥并不接话,只能转开话头:“你回京的时候我就往府里传了话,把若初和绯乐送到了桂姑姑那里教导。桂姑姑说他们两个资质很好,你先前也教导得到位,这几日学了宫规,可以放到你身前伺候了。”桂姑姑是太后身边仅次于顾尚宫得脸的女官,长庆宫正殿的宫女都是她教导过来的。魏天瑜召了两人进来,她们已经换了长庆宫服色的宫装,向两人见了礼。
“母后身边的人虽然妥帖,但毕竟不如一直伺候的人贴心。你若是人手不够,当初在范府的侍女也可以送进宫来。”魏天瑜拉着宁玥的手细心地解释。
宁玥仍然不同她交流,看了下面的两个侍女思忖了一下便问她们:“何秋去哪里了?”
若初拉了拉身边的绯乐示意让她答话。可绯乐当初是被宁玥厌弃的侍女,此刻并不敢出首答话。
宁玥看到她二人的小动作,便知道这事和绯乐有关,蹙了蹙眉。魏天瑜看到后对着绯乐说:“你好好回答。”
“启禀王妃,何秋姐姐已经由大王做主,许配给奴婢的兄长了。去岁秋天,兄长陈绎重伤从西北回来,是何秋姐姐照顾兄长到痊愈。大王在去平京前为兄长和何秋姐姐办了婚礼。”
原来是这样。她二人早有情愫,如今喜结连理也算是他们得偿所愿了。宁玥的表情放松了下来,微带笑意:“何秋成婚我竟不知道,她与陈绎也算是相配。既然已经嫁给你兄长了,你称嫂嫂便是。我早前便说过,你们成婚的时候我都是要添一份嫁妆的,改日一定补上。”
绯乐心中大喜,倒不是因为王妃要为自己的嫂嫂添妆,而是王妃话中似乎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愤恨,仍把自己当成和何秋若初一样的身边的人,那自己也能继续侍奉王妃了。绯乐赶紧叩头谢恩。
魏天瑜看宁玥情绪似乎好了不少,就让她们去接手宁玥的贴身事物了。等到殿中又清静了不少,魏天瑜这才提起正事:“罗信进京了。”
宁玥的真实来历是万万不能泄露的,只能对外宣称是澜城灯笼铺杜家的养女。人们只知道她曾经以澜城罗信之妹白氏的身份嫁给魏天瑜做夫人,后来又劝降了罗信立了大功,回京之后魏天瑜禀明了皇帝,当初纳白氏只为借罗信的威望稳固西南局势,两人并无夫妻之实,解除了当初的婚姻之后,这才正式聘宁玥为王妃。这是世人或多或少得知的宁玥的来历。
如今这段来历又要加上罗信的故事了。罗信本来是山野隐士之子,成年后出山寻妹,后来被人当成兰宗明长子带回了兰府。兰宗明事情败露之后,罗信恢复了身份又拜兰宗明为义父,成为兰宗明帐下第一大将。金平寨之役罗信在妹妹的劝说之下倒戈助朝廷拿下金平寨之后谢绝了招安出海去了,海上遇到险情被王家救起,后来又入赘王家。
“杜家已经放出风去,罗氏怡君因伤情恶化不治身故了。当初是罗信想要攀附杜五而刚好罗氏需要后援,这才认了亲。如今因为罗怡君去世,罗家和杜家也断了亲缘。”
宁玥并不喜欢谎言。人一旦开始撒谎,就会无穷无尽地撒下去。就算这谎言是真真假假掺杂而形成的让人觉得更加可信,可它毕竟是假的。而自己,终于还是被这谎言困在了王妃之位上。
魏天瑜握紧了她的手,解释道:“我知道你一向主张真善美,可是阿玥,你我都不是普通人,你我身上背负的不只是你我二人的性命,还有朝局的稳定和天下的人心。真相固然重要,但并不需要所有人都掌握真相。有些人想得到的也不是真相,他们更多地想要得到一个他们愿意相信的解释而已。”
这世间的真真假假,有谁能说得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