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起的小组七成半是哨向组合,剩下两成是哨哨,还有半成,被哨兵们投以“暴殄天物”目光的向向组合。
看来向向也需要勇气。
老师统计了人数,随后发下一枚黑色徽章。
“这是我们的队伍标识。”谢泽林说:“赤橙黄绿青蓝紫,黑色是第八队。”
季峪地球基因动了:“很好,吉利。”
八的谐音是发,其实和考试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且特种星没有这样的说法。
但是很奇怪的,谢泽林的思路转了个弯,居然get到了季峪的意思。
他好笑道:“好,祝我们一路发。”
季峪估计得没错,全队96个人,发下了徽章,还要选出一个队长。
低年级看向高年级,高年级看向学生会,学生会看向谢泽林。
大家都没有意见,谢泽林无奈地点点头。
“那大家拿出光脑吧。”
谢泽林迅速地点了一遍名,创建了一个大群,又按二人小组内最高年级为区分,创建了几个小群,挨个点了信任的负责人。
“高年级的同学经验丰富一些,受累照顾。”
谢泽林说:“以负责人为圆心,小群分散不可以超过两个任务点,二人小组无论如何不能分散。”
他提醒了一些注意事项,然后让各群体尽量相互熟悉。
季峪看着他有条不紊地把人都安排好,然后回到旁边。
谢泽林:“抱歉,久等。”
季峪问:“当队长加分吗?”
谢泽林苦笑:“不啊。”
季峪:……
“辛苦了。”
六点三十分,一声哨响。
八组队伍的越野同时开始。
始发点也是一个任务点,四十八个小组同时触发。
广场的驻地老师愉快地拿出几本五厘米厚的《哨兵向导通识》:“中心广场任务点,触发得分1/48,任务完成分1,随机抽五个问题啊,全对得分,尝试次数无限,排队排队!”
兰带着她的哨兵扭头就走。
丹书咬咬牙:“做!万一答对了呢?”
季峪和谢泽林对视一眼。
“你行吗?”谢泽林问。
“我就看过一遍。”季峪问谢泽林:“你呢?”
谢泽林:“我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校内违纪,窦主任的惩罚是抄一年《哨向通识》。”谢泽林叹气:“太长了,一年也就抄了一遍。”
“……我试试吧。”
前面的丹书答了四个惜败。
“再来一次!我一定能行!”他愤愤地绕到后面排队:“攻略上都说始发地的任务是最简单的,不能随便放弃。”
谢泽林上前:“朱老师。”
驻地老师一抬头:“哦,泽林。”
她笑眯眯地:“好孩子,我给你挑个好的。”
谢泽林感激道:“谢谢老师。”
后面的哨兵睁大眼睛:还能这样!
朱老师翻了半天:“哨兵神游追回后遗症一般持续多长时间?”
后面的哨兵目瞪口呆。
偏门中的大偏门,亏她能千挑万选找着这么个犄角旮旯。
谢泽林:……
“20到35天。”季峪说。
“哟!”朱老师眼前一亮,指腹兴奋地在书页上蹭了蹭。
“朱老师!”谢泽林赶紧打断她的危险动作。
“啊,好好好……”朱老师可惜地叹了口气:“哪来的好苗子……”
接下来四个问题中规中矩,谢泽林很快答完。
一分到手,两人一同离开。
“你怎么能记得那么偏的点。”谢泽林有点佩服:“厉害。”
“这是向导的部分。”季峪歪歪头:“我前两天刚看到。”
“好吧。”谢泽林笑起来:“那我们俩还挺幸运的。”
……
越野赛的计分系统不算复杂,每个小队获得的分数计入总队分,总队分前三的队伍返回给每个小队一定分数,每个人则折算并共享小队分数。
比如现在的谢泽林和季峪,小队分数1.014,季峪和谢泽林组合的倍率是(1.2+0.6)/2,即0.9倍,所以两个人的个人分都是0.912分。
他们完成任务的速度算是快的,目前是214名。
季峪在赶往下一个任务点的路上,一边赶路,一边问谢泽林:“你前两次都排多少名?”
“我?”谢泽林说:“19和7。”
“嗯……”季峪听了点点头:“我努力给你保本。”
谢泽林听了笑起来:“保本就算了?”
季峪:“……”
他笑盈盈地激季峪:“带我飞行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