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缔宙者 > 第173章 《缔宙者》2—— 18: 《知性双解》力压《帝城惊梦》

第173章 《缔宙者》2—— 18: 《知性双解》力压《帝城惊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万俟中近前一看,不由一愣,觉得他题诗的书法水平虽属一流,可这写的是啥玩意啊?每行都在相同的位置上有两个同声不同义的字,读起来像结巴子一样,莫非是绕口令?

但鸠南的才华在禺州早已经名声在外,他的作品绝对不可能简单。如是一寻思,万俟中便开始认真地阅读起作品来,片刻之后,他终于看出了门道:

《知性双解》

根(跟)随润土茎(径)向天,

露(路)遇风流朵(躲)闪开。

藕(偶)有牵挂荷(何)时放,

鸳(冤)无化解鸯(殃)自来。

根随润土茎向天,

露遇风流朵闪开。

藕有牵挂荷时放,

鸳无化解鸯自来。

“根随润土茎向天”:意味着无论是植物还是人,都应该顺应自然的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生长方式或生活方式。“根”随着“润土”生长,“茎”向着天空伸展,这是自然界中植物生存的基本法则,也是人生中应当遵循的原则。也就是说,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露遇风流朵闪开”:描绘了花朵在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的情景。这表达了“露”对于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力,启示人们即使面对挑战和困难,也应该保持灵活和开放的心态,像花朵一样,随风而动,而不是固执己见。这里的“闪开”是“快速绽放”的意思。

“藕有牵挂荷时放”:是说“荷花”的根在泥巴里,杆子在水中,叶子和花及果实却在空气中,虽然它的身体处于三个不同的环境中,但它的脉络是连通的,所以能及时开放。暗示人们在生活中要保持正常的联系,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自由地发展。如果掉链子或脱节,就没有生命力。

“鸳无化解鸯自来”:表达了对于人际关系的态度。即使存在矛盾或困难,也应该寻求和解和包容,而不是对抗。只有通过理解和包容来解决冲突,才能和谐相处。这里的“化解”是指遭受外力作用的强行“分化和拆解”,即是说只要顺其自然,珍惜缘分,鸳鸯定能成双成对。

跟随润土径向天,

路遇风流躲闪开。

偶有牵挂何时放?

冤无化解殃自来。

“跟随润土径向天”:这句话可能意味着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需要选择正确的道路,跟随正确的方向前进。这里的“润土径”指的是一条平坦、夯实的土路,象征着正确的人生方向或选择。

“路遇风流躲闪开”: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挑战和诱惑,就像“风流”一样,我们需要正确面对,避免被其困扰。这句话告诉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风波和桃色陷阱时,应该学会规避风险,保证自己不受干扰。这里的“闪开”是“避开”的意思。

“偶有牵挂何时放”: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偶尔会有一些放不下的牵挂,这些牵挂可能是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担忧,或者是对于某些人或事的执着。可是,我们何时才能够学会放下这些牵挂,轻装上阵,更好地前行呢?

“冤无化解殃自来”:这句话强调了化解冤仇的重要性。如果心中的怨恨与不和解的矛盾长期存在,最终必会给自己带来不幸。这是告诉我们,应该以宽容和理解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和矛盾,并通过沟通和理解来化解它,免其给自己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这里的“冤”字含有“冤孽”的意思,引申为内心的“顽固和偏执”。

万俟中经过反复分析理解,首先不得不承认这首《知性双解》在组诗技巧上的别开生面简直是神之冥想,无与伦比。词性和语义于两种不同语境中自然切换,尤显变换莫测之神奇。其中一种形式以劝解为思想,文辞有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另一种形式则以警示为主题,语意却是谈言微中,警心涤虑。

由此可见,鸠南不只是文化素养远高于他,甚至于可以完全拿捏他,对他的所作所为所思也都了如指掌。

如此一来,自己在鸠南面前几乎无所遁形,仿如一个透明人,这还了得?万俟中一念及此,不由得反手抓住了背上的剑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