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考的判卷很快,出分也很快,两天时间就全部完成,卓立仁不出意外的以平均分77分的成绩通过了考试,康奈尔大学第一名来自于中国的留学生是民国时期的外交家施肇基,与卓立仁一起进入康奈尔大学农学院的那位胡适同学,一年后就转到哲学系,卓立仁就成为康奈尔大学生物与农业技术学院毕业的第一名中国留学生,他还被特别允许可以自行选修学院的全部课程。
其实这是卓立仁通过安妮,向她父亲提出来的一个多少有点过分的要求,一般来说。只有那些学习成绩很优秀的大二大三的学生才会有这个资格,你一个刚刚入院的新生有什么资历,也要求跟那些已经在本学院学习了两三年的高年级学生享受一样的待遇?可是德高望重的学院副院长戴维先生说,这样也许可以促进那些外国留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刻苦钻研精神,而且对学院本身也没有什么坏处不是吗?再说了,如果这个中国留学生的水平能力还有刻苦程度都配不上这个待遇,将来可能会遭到羞辱的也是他自己,别人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一时无话。
就从卓立仁入学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开启了一个让所有的人都感到很惊讶的模式,这个看上去只有一般的中学生那么大的中国少年,几乎每天都是完全一样的三点一线的生活,家——教室——图书馆。
有一个仆人每天给他送饭,这个年纪特别小的中国留学生基本上就不与任何人交谈来往,当然也包括那些和他一样来自于中国的留学生,很多人开始猜测他这种状态究竟能持续多久?因为没有人能够长时间的承受住那种没有任何娱乐和休息的生活方式,有些人觉得要是自己的话,用不了两个月就该疯了。
让所有的人都感到意外的是,这个中国少年一直把这种状态坚持到了整个学期的最后一天,一直到最后一堂课,老师有些疲惫的宣布整个学期的全部课程结束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开心的小声欢呼起来,只有这个中国少年还是那么默默无声的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急匆匆的离开了教室。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这个中国少年有了一些兴趣,但是没人知道的更多,就是知道他和一个仆人住在一个挺大的房子里边,身上穿的衣服虽然比较简单,但是质地做工都很好,也证实了他的家境不错,他住的房子离学校很近,所以他没有住学校的宿舍。
他不信教,周日也不去教堂,他没有任何娱乐交际活动,基本上不与任何人来往,除了偶尔去戴维教授家里,不去任何人家,他聘请了戴维教授的女儿做他的家庭教师。看起来在学校里面的这么多课程还不足以让他感到疲劳,难道那个远东的辫子国里也有这么聪明而且刻苦的人吗?对了,他怎么没有辫子?他真是从那个国家来的?他不会是一个日本人吧?应该不是,哪有那么高个子的日本人……
就在这样的猜测与审视之中,卓立仁结束了他在康奈尔大学的第一个学期,让戴维教授非常满意的是,这个中国少年的每一科成绩都是优秀,全部都是五分。唯一让他有点不满的就是这个少年的生活方式有点像古代的斯巴达人一样,就像是一个苦行僧,他认为像这个年纪的年青人应该高高兴兴的出去和小女孩一起玩才正常。
卓立仁哪里顾得上这些,他已经让谭小春雇好马车,课程结束的第二天他就和谭小春一起赶往纽约。三个月以前考夫曼两口子就到了纽约,按照卓立仁的安排注册成立了一家太平洋投资公司,这段时间里已经把他嘱咐他们的事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到了纽约后卓立仁和谭小春还是住在华尔道夫饭店,这里距离他和考夫曼的投资公司很近,步行过去也只要十几分钟。这个被卓立仁命名为太平洋投资公司的办公地点就在新建成的班顿大厦的三楼,按照卓立仁的要求买下来整整一层,花掉了十二万美元,把考夫曼心疼得不行,一来是太贵了,二来现在公司里只要几个人,哪里用这么大地方?实在是太浪费了。
等到卓立仁与考夫曼见了面,笑眯眯的耐着性子听他抱怨了几句,一边安慰着他说咱们的事业很快就会有非常大的发展,这些小事情就不用那么在意了吧?还是来说说正事吧,考夫曼拿出来一个记事本,按照卓立仁的那些要求开始一样一样的给他汇报结果。
第一项:关于磺胺和盘尼西林,考夫曼已经到英国专利局仔细查过了,一样都没有查到,他还分别通过名称、工艺、用途这三个方面全都进行了查询,根本就没有这两样东西。实际上磺胺和盘尼西林都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发明出来的,现在是1910年,当然没有了。
第二项:迫击炮和掷弹筒,没有
第三项:压缩饼干专利,没有
第四项:种衣剂的专利,没有
卓立仁到底想干什么呢?其实一些有心人或者是喜欢军事的朋友,看到他让考夫曼调查的这些事就应该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简单说就是四个字:偷机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