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穿越后考科举 > 第15章 奶奶做的板栗糕

第15章 奶奶做的板栗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日休学,李珩在院中砍柴,家中闯入两个小家伙。

狗蛋儿:“哥哥,俺奶奶在做板栗糕,请你吃好吃哒。”

李珩一手拿着斧头劈下木柴,一边回道:“告诉奶奶我等会就去。”

另一个扎着双丫髻的小女童乖乖应和道:“珩哥哥,那我能待在这儿和婉儿妹妹玩会吗?”

小女童名叫李安乐,小名乐乐,年方六岁,比狗蛋儿要大一岁,是春嫂子的女儿。

自打知道李珩家有个瓷娃娃似的小妹妹后,就三天两头的往李珩家跑。

后来婉儿学会了说话。

只一声“姐姐”便叫李安乐心都甜化了,此后更是成了李珩家的常客。

此番来,估计目的不在叫李珩去吃板栗糕,而是打着幌子来见婉儿。

李珩抬眸,语气温柔:“当然可以,婉儿她在里屋内。 ”

狗蛋儿也喜欢小妹妹,圆瞪双瞳道:“那狗蛋儿也留下来,等珩哥哥劈完柴后,再一起去奶奶那里。”

闻之,李安乐立马道:“不可以!”

狗蛋儿弱弱道:“乐乐姐……为什么你可以留下来,俺就不可以。”

“嗯……因为……”李安乐闭上眼睛,思索片刻,灵机一动,“因为你还得去告诉奶奶,哥哥等会才能到,不然我们几个都不在,奶奶等急了怎么办,奶奶这么大年纪了,你忍心让奶奶担心我们吗?”

狗蛋儿听后点了点头,“还是乐乐姐想得周到,狗蛋儿不能让奶奶担心。”

“哥哥姐姐,你们快点来哦,狗蛋儿先行一趟。”

李珩笑着应了声好,这小丫头唬人的功夫一套一套的 。

李安乐哪里会让狗蛋儿也待在婉儿身边,这可是她的小妹妹,多可爱啊,她只想一个人看。

屋内,喜娘正在给婉儿喂小米粥,婉儿乖巧地张着粉嘟嘟的小嘴巴,一口一口喝下。

喜娘掏出丝帕擦掉婉儿嘴边的粥粒,婉儿趁机凑向前来在喜娘的脸上亲了一口,喜娘愣愣地瞧着婉儿,婉儿弯起杏眼,摸着喜娘手,道了声:“喜娘~”

小婉儿的手热热的,喜娘的心也被捂的暖暖的。

李安乐凑向前来,蹲在婉儿的手推车前,眼巴巴道:“婉儿,婉儿,姐姐也要亲亲。”

婉儿伸手摸了摸李安乐的头,“姐姐,乐乐姐姐乖~”

奶团子的声音实在是太萌啦,李安乐的小心脏砰砰砰跳动,一把抱住小婉儿。

婉儿被抱得痒痒的,咯吱咯吱笑,嘴里依旧念叨着:“乐乐姐姐~”

喜娘见两小家伙玩得正乐,便去切了些水果待二人闲下来时可以吃。

等李珩劈完柴,叫安乐这小丫头走时,小丫头直言道:“哥哥你去吧,我帮你照顾婉儿。你放心,婉儿妹妹,我一定会照顾好的。”

李珩无奈地应了声好,自家妹妹的魅力真大,都不待他这个哥哥照顾,自是有人争着抢着上前来。

小婉儿像是懂了哥哥的心思似的,朝哥哥挥了挥手,“哥哥,早点回家来。”

“婉儿想哥哥。”

李珩心花怒放:“哥哥忙完就回来,婉儿在家乖乖待着。”

还是自家妹妹体贴,最是懂得如何哄哥哥开心,方才的一点不悦,如今也被这声哥哥喊得一扫而空。

-

丹桂不与蔷薇争红艳,只落芳华在清井。

小院落里,耄耋垂髫,一个白发,三个青丝,四张凳子,一树丹桂,一叶秋。

地上摆着一个大而圆的竹编簸箕,里面装着山上捡来的板栗,李珩和狗蛋儿还有李潇几人,手上戴着皮革手套,手里拿着剪刀,正帮着刘奶奶剥板栗。

刘奶奶麻利地拿着剪刀在板栗上开了一个口,很快便取出了板栗,又笑着对几个孩子说,“孙儿们,按着奶奶的做法来,先在板栗上剪一刀,再掰开来,就能看到里面的胖小子了,莫要用大劲了,把这胖小子剪坏了,就没得吃了嘞。”

几个小孩听命,按照奶奶的叮嘱来剥板栗。

几人一边剥板栗一边说笑。

等板栗剥得差不多,刘奶奶到灶房里头架锅生火,李珩从井里面打了水,将水倒入锅中。

刘奶奶借着生火的空隙,盯着李珩的背影,愈发的觉得这孩子身形单薄,和个稻杆子似的。

想着这孩子年纪轻轻就没了爹娘,心里也不好受,这么大点的孩子正是长身子的时候。

“娃娃在家中吃得饱么?吃不饱来奶奶这儿吃,奶奶做的饭管不得好吃,但顶饱哩。”

李珩鼻子一酸,笑道:“奶奶,你这话说过好多遍了。”李珩数了数,起码不下五次。

刘奶奶上了年纪,记性不太好了,老是忘事,上一秒还记得的,下一秒就忘了。

刘奶奶笑道:“不怕我老婆子忘事,多说无妨,就怕你小娃子害臊不来老婆子这儿。”

李珩继续舀水到锅中,“奶奶您这说什么话呢,只要您不怕被我吃穷了,我天天来这儿吃。”

刘奶奶乐呵呵:“尽管吃,老婆子吃饭的钱还是有的,管你吃个饱。”

李潇方拎着一竹篮子的板栗进到灶房里,听到自家奶奶这般说,“奶奶,孙儿都没见你平常这般待我,不知道还以为珩弟才是你的亲孙子。”

刘奶奶拍了拍李潇的脑袋:“傻孙儿,你还当我是你奶奶,平日里你来的次数还没珩娃娃多嘞。”

李潇挠了挠头,“奶奶,孙儿错了。”

刘奶奶:“知道错就好,向珩娃娃学学。”

灶房里的温度太高了,两人担心刘奶奶热着了,便哄着奶奶和狗蛋儿一块儿剥掉剩下的板栗。

刘奶奶欣慰地离开了灶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