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不做上仙好多年 > 第212章 时局

第212章 时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日晚上,周行指点完唐比辰当日的功课,却还剩下一堆文书没有看完。

他不愿丢石方巳一个人在卧房苦等,便将那堆文书一兜,带回了卧房,就着床帐顶上一颗“小月亮”放出的光,自顾自地翻阅案牍。

石方巳手上也拿着一本《灵宪》,他却并不看书,只是静静地侧头看着周行。

周行看得专注,并不知自己成了人家眼里的风景,他看着看着,不由眉头深锁,把文书抛在一边,从乾坤袋中掏出一个星盘,放于腿上。

那星盘通体乃是陨铁所铸,盘中山川起伏,山川之上却有千丝万缕的细线向上生发,在一尺开外牵着繁星点点,对应着天上星宿,竟是一个掌中天象。

周行凝神看了一会儿,眉头拧得更深了,稍一转头,便发觉石方巳在看着自己这边,以为石方巳对这星盘感兴趣,立即狗腿地把星盘挪到石方巳腿上,好叫他能看得仔细些。

石方巳只好赏光,转头朝那星盘看了两眼,一看之下,却不禁面露诧异。

周行把石方巳这一点表情变化看在眼里,立即献宝似地介绍道:“这星盘不光能看到现在的天象,还能推看过去和未来的星象。只是过去已定,而未来却未必不会变化。”

“天道以星象示废兴,我这两年竟也没留意,这天象乱成这个样子,人间怕也不太平吧。”石方巳道。

周行叹口气,随手拨弄了一下那些晃晃悠悠的星子:“何止是不太平,简直是灾异甚多。前几年隋帝说要祠祭泰山[1],派了专人送石像到神祠。结果离神祠不过数里的距离,不知哪里起的野火,‘歘’地一下烧起来,将那石像烧成粉末。”

周行一面绘声绘色地说着,一面观察石方巳的神色,见大哥明显对这个话题有兴趣,当即趁热打铁:

“有道是,君道得,则和气应,君道违,则乖气应。[2]这天降异火,说到底也是人君不慈引出来的。

那罗延壮年之时,倒还励精图治,胸怀天下。如今上了年纪,竟也糊涂了。他身边的人,诸如亲弟杨瓒,亲子杨俊,都被他逼死。朝中与他一同创业的功臣良将,也大多被夷灭。”

周行侧身抱住石方巳,见对方并未拒绝,便又得寸进尺地把下巴放在人家的肩膀上:“这那罗延对人对事,实在是太过于严苛,身边的人,有点小错就喊打喊杀。开皇十八年河南八州发大水[3],同他滥杀宫人,放黜宰相是脱不了干系的。”

石方巳正色颔首,终于接过了话茬:“五事愆违,则天地见异[4],能促成这样的天象,应该不只是这点事儿,还发生了什么?”

石方巳说着,挪了一下身子,好让周行靠得更舒服。

他这几年缠绵床榻,对外界的事情,简直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

周行闻言,却是坐直了身子,神色间也带上了一抹悲悯:“就在林遐失踪前,那罗延让他们家老五带兵去打高丽,三十万部卒,死了十之八九。”[5]

石方巳几乎张口结舌,却也顾不上要继续绷着:“怎会输得如此惨烈?我记得高丽只是个弹丸之地呀。堂堂大隋,竟连个高丽也打不过?”

周行摇摇头:“高丽当然没多厉害,隋军这次是栽在老天爷的手上了。走陆路的人马先是遇见大雨,军粮运不上去,又遇上疾疫,病死饿死的就不计其数;从水路走的人马却又遇上大风,等上到岸来,船也没剩几只了。”

“这一场大水,一场败仗,这就是几十万枉死的冤魂了。难怪这天象如此暗淡。”石方巳叹道。

“又何止如此,咱们自莽苍回来,这一年来,异象太多了。去年十二月,有星陨落于渤海,今年二月,无云而雷,四月,天有声如泻水,十一月,天下地震,长安竟飘起大风雪来。”[6]

周行见石方巳没接话,又继续道:“有道是盛世日暖,而乱世天寒。[7]这几百年我也是深有体会,我只担心这人境又要乱了。这隋帝登基,有我的一份力,将来他们作起孽来,也是我的罪业。”

闻说周行要被牵连进去,石方巳当即紧张起来,他严肃问道:

“和穆阴阳,消伏灾谴,始终要着落在国主身上,那隋帝是个什么章程?”

周行闻言,‘呲溜’一下滑了下去,把脑袋埋到了石方巳的腰眼上,闷闷道:“人家如今忙着修行宫呢,光是从大兴城到仁寿宫之间,就修了十二个行宫。”[8]

石方巳凝眉:“我记得隋帝以前是挺节俭的一个人,不是连绫罗绸缎都不肯用吗?当年俞娘子还差点因此吃了挂落。”

周行转过身来,仰躺着,闻言当即讥讽一笑:“人总是会变的。不过也不打紧,我观天象,见帝星晦暗,隋帝当命不久矣。他新立的太子,倒是个仁孝厚道的。但愿将来新君上位,能与民休养生息。”

周行说着,将那星盘同文书掀到一边,又将那小月亮收了,压低了声音在石方巳耳边道:“管他们作甚,咱们有咱们的要紧事情做。”

***

翌日平明,周行汲着鞋,端着一盆水从卧房走出来,正撞见唐比辰也从她的卧房推门出来。

“阿爹!”唐比辰见周行出来,当即脆生生地唤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