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无锋 > 第22章 悔意

第22章 悔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想问“你怎么样了?”,又觉得这话像是没话找话。又想问“那天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怕自己太过直接把人吓跑了。

最后,她在李卯探寻的目光里面问了一句:“你要来练剑吗?”

李卯:?!

他确实是来了校场,可他自己都弄不明白自己到底是来干嘛的。不过有一点,他再听到顾笑叫他那声“狸猫”时,突然安下心来。安心到他觉得,自己可以心平气和地应下她后面那句,他最为厌恶的话了。

李卯在被告知不用再习武时,最初并没有特别低落。那时候他还叫李追远,他觉得自己还可以成为文臣,因为李家没有出过文臣。

虽然李家世代忠良,在龙椅上那位第一次继位时就弄到了免死铁券,所以连改朝换代都没有削到李大将军的头上。可也没有哪位高权重的朝中官员敢把女儿嫁过去。李家世代全是武将,过不了几天安稳日子,动不动就要去带兵。

李家的男儿,全部和李闻是一样,一年四季不是在江南监察屯田,就是在西境讨伐。每每离家离家,夫人等来的可能是一纸诰命,也可能是一卷马革。都道李家正直不阿,且一心为国,可是没有人会让自己的女儿受这种日日独守空闺还备受煎熬的折磨。因此李家与朝中文官集团,没有姻亲。

如果李家能自家能出一位文臣,那就不一样了。李追远作为庶子,本来就没有继承衣钵的责任,在朝中可以支持父亲和兄长,还能为李家族谱添上一个光宗耀祖的名号。

不过好景不长。李追远发现父亲请来的先生,对他寄予厚望,殷殷地把一切都倾囊相授,可他却一点也听不进那些“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注2)”的枯燥道理。

那日,他昏昏沉沉地看着那些“之乎者也”,忽然听到有人在敲窗。他走过去,打开窗户,然后他习武那会儿的玩伴,他小时候的习武师父的小儿子刘召庆在底下和他招手。

“追远,趣事来了!“ 刘召庆说。刘召青总能混他家进来,因为他爹也是立李闻是的旧部,尽管后来当了习武师傅,依然没日没夜跑将军府。

李追远从不再习武后,就不再见这些以前的同窗,也没指望再能见到。此时,看着刘召庆眉飞色舞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忙呢,没空管事。” 李追远压下心头的渴望,像没看到刘召庆一样,继续抄手中的书。

刘召庆不知道李追远的情况,也没看到李追远手上冒出的青筋,只道他突然学乖了,循循善诱道:“朝廷要招安武林盟了,那边为表诚意送了很多兵器谱和秘笈过来,我爹说军中的训练方法和阵列都用了多年,如果跟着些江湖人士多年的秘籍改一改,或许可以出其不意。我看到,那里面有些剑谱。”

他丝毫没有注意到李追远越来越难看的脸色,欣喜地说道:“你要来一起练剑吗?”

这一问,把李追远强行按下的愤懑,和说服自己是为李家而从文的遮羞布全部撕了下来——只余下了一个求而不得却苦苦挣扎的自己。

李追远的毛笔落下,雪白的宣纸上滚上了惊心动魄的墨迹。他泄愤一般地抄起砚台,朝着地上砸去。

那方御赐却一直没人能用,前段时间才被李闻是宝贝一般拿出来的紫砂玉砚台,在地上碎成了一钱不值的大块小块。

飞溅而出的碎石带着黑墨,刘召庆看得懵住了。李追远眼前蒙上了一层血红。过了许久,眼皮上的冰凉才让他意识到,他是真的在流血。

将军府煞费苦心那把刀剑藏起来,把有棱角的东西用软布包好,一个打破的砚台就让这些前功尽弃。

流血止不住又怎么样?废物的一般的人生,死了就死了。李追远漠然想到。

直到他看到了李闻是严峻的面色,和大哥李卓远眼中的担忧。

这一次,将军府上不只来了御医,还请来了个方士。将军的庶子捡回了一条命,却永远放弃了“追远”这个名字,一起失去的还有他从文报国的梦。

时至今日,他已经能坦然承认自己毫无内力,可“你要来一起练剑吗?” 和李卯这个名字一样,是他心底过不去的坎。

李卯没有想到,还有再听到这个问题的一天。

这一次,他看了坐立不安眼睛在四处乱看的顾笑,神差鬼使地说了一句“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