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修蓉捂嘴笑了,“敢情你是要找冤大头呀,不过厉王可不好见到。别看咱们两个府只有一街之隔,可厉王寻常不参加宴会,我这小一年也就见过厉王一两次。”
“厉王年少征西,多年不在京城,除非是年节宫里设宴,大臣的家眷入宫才能远远的见到。不过你大哥同厉王关系甚好,我倒在你哥哥书房见过几次厉王。”
韩雨仙轻轻摇头道:“见不见的无所谓,我只是想要厉王的钱袋子。”
过了几日,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韩雨仙正在大哥的惜梧苑逗她的小侄儿韩幼枫,三岁的小娃娃正满院子跑着玩。
外头来了丫鬟说老家的二房三房和姑奶奶的船已经到码头了,午膳前就能进府了,夫人传话各院收拾准备迎客了。
韩老夫人祖籍金陵育有三子一女,韩雨仙的父亲是长子,另外的两个儿子留在金陵,最小的女儿夫家汴梁,此番同来是为着韩老夫人下月的六十大寿。
巳时三刻,二房三房四姑奶奶家的人都到了。
二房夫妇携一女,三房携一子一女,四姑奶奶家的两女,再加上长房的人,乌泱泱满屋子人,互相见礼,一时哭声笑声不断。
好半晌才慢慢止住了哭声,都拿着帕子擦着眼泪。
郭霓见屋内人多吵闹,遂起身道:“祖母,这屋里人多,我与修蓉先带着几个妹妹去园子里逛逛,叔母、姑姑舟车劳顿且歇一歇。”
“好孩子。”韩老夫人拍了拍抱在怀里的两个小丫头,“你们几个小丫头跟你们两个嫂嫂去吧。”
一行人出了松鹤居,在松鹤居前的花园里落了座,招呼丫鬟拿软垫和茶点。
郭霓坐在石凳上拉着韩雨燕的手,对韩雨仙介绍到:“四妹妹,这是你二叔家的雨燕姐姐,你俩同岁,雨燕只比你大两个月。”
指着坐在身侧的粉衣姑娘,“这个是三叔家的雨薇妹妹,比你小两岁。”
又指着旁边站着摘花的两个妹妹道:“这两个是姑姑家的双胞胎妹妹,瑶表妹和欣表妹。”
众人又一一见礼。
郭霓看着出落得愈发标致的韩雨燕,“上一个见雨燕妹妹还是你二哥哥成婚时,一年不见雨燕妹妹出落得更标志了。”
韩雨燕低下头羞红了脸,“大嫂嫂谬赞了。”
“雨燕姐姐这么美,日后在这京城寻个王孙贵族也配得上。”
韩雨燕瞪了她一眼“瑶表妹休的胡说。”
谢瑶扔了手里的花,弯腰过来,“我才没有胡说,我听见舅母同我母亲说的了,这次来雨燕姐姐就留在大伯家里,要大伯母给你寻个好婆家。”
“你….”毕竟年纪小脸皮薄,羞愤欲哭。
郭霓出来打圆场,“瑶妹妹快给你雨燕姐姐赔个不是,连你姐姐也敢打趣,一会告诉姑姑非训斥你不可。”
谢瑶推了推她的手臂,“雨燕姐姐你别恼,我这也是实话实说嘛,你生的美,自然是这京中的贵人才配得上。”
“你这丫头还说!”伸手挠了她的腰窝。
“好姐姐,好姐姐,饶我一命。”
韩雨仙看她们热热闹闹的说玩笑话,有些插不上嘴,只默默看着。
韩雨燕见状看她笑道:“多年不见雨仙妹妹,看着比小时候稳重了许多。”
韩雨仙平淡的回到:“庵堂清苦,性子自然磨了些。”
“瞧我提这些伤心事,妹妹往事已矣,今后自是否极泰来。”
她笑了笑,“借姐姐吉言,姐姐以后若真要留在京城,咱们还是要常在一处呢。”
韩雨薇也来打趣,“是呀,以后雨燕姐姐就跟雨仙姐姐作伴了,舍下我这个妹妹了。”
钱修蓉凑趣道:“雨薇妹妹若是想留下,我去跟三叔母讨,到时候给你在京城寻一门亲事。”
“二嫂,你竟笑话人。”
众人道:“你这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玩闹了半个时辰,郭霓安排了她们回院子安置休息。三家的院子早半个月前就已收拾停当,韩雨燕因为有留京的念头,韩老夫人特意给她安排在了韩雨仙旁边的琼芳园。
******
韩雨仙过惯了外面无拘无束的生活,到相府她很不适应,就像鸟儿被关在了笼子里,或静或动都与这个笼子格格不入。她去求了母亲要外出散心,又拉了三哥作陪,这才勉强答应了放她出府。
京城名门女子出门皆要戴帷帽,行动很是麻烦,她又求了三哥要了他新做的衣裳,改了男装才开开心心的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