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开到山顶才看到村口立着的石碑,上面写着“新元村”三个字。
又跟着前车七拐八拐,才在一户人家门前停下来。蒋声言小心翼翼地将车子停好,生怕压到墙根种着的兰草。
再看前面的杨牧达早已经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子,向蒋声言和沈之忱挥手:“这就是我家。”
杨牧达边说着边推开大门,扬声喊道:“妈,我回来了。”
“小犊子你这时候回来干嘛?”
刘春红性格泼辣闯荡,嗓门又大,几个人在门外就听见了她的声音。蒋声言摇了摇头,看着还还不知天高地厚的李想,觉得这回有好戏看了。
“这不是回来帮你干活吗?”杨牧达笑嘻嘻地凑近母亲身边,肆无忌惮地撒着娇。
“你会干啥,用得着你?再说李想刚好,这山上风硬,再着了凉。”
“怕人家着凉,还不请人家进来。”
正当蒋声言和沈之忱欣赏着村落美景的时候,院子里的女人一边用腰间的围裙擦着手,一边走出院门,嘴里还不住地念叨着:“杨牧达你可真是莽撞,都这么大了还把事情办成这样。”
李想见刘春红从院里出来,连忙唤了声:“阿姨。”可刘春红的目光却被蒋声言吸引,愣一下。
杨牧达见母亲没有反应,便推了推她的手肘,笑着说:“蒋律是好看,但您也不至于这么看吧,再说人家李想跟你打招呼呢!”
回过神来的刘春红上前抓住李想的手,仔细打量,语气里充满着关切:“我做了参鸡汤,你们几个小朋友一起尝尝。”
一行人走进院子,院子里有三间大瓦房,红砖铺的小路整整齐齐,小路两旁的小片菜地已经被打理的整整齐齐。院内被铁链拴着的大黄狗看见生人,称职地吠叫。直到杨牧达大喝一声:“大黄,别叫了。”大黄狗才停止了吠叫,重新趴在地上晒太阳。
“您咋没下地?”
“我和你爸今天三点半就起了,四点多到地,我8点多回来的,sha了鸡和鹅,中午给你们炖鹅吃。”
“那我一会儿去山上看看我爸。”
“不用,你在家陪你朋友,一会儿到饭点,你爸自己就回来了。”
“地种的咋样?”
“快好了快好了,不用你管。”
刘春红的每句话里都带着拒绝,杨牧达很明显不是她的对手。几个人进了屋,刘春红张罗着放上炕桌,端上来已经炖好了的参鸡汤放在桌上,还怕屋里不够暖,又在灶里放了几块柴。
几个人一边品尝着香喷喷的参鸡汤,杨牧达一边跟母亲介绍着几个人,刘春红仔细端详着蒋声言,不好意思地笑笑,问道:“我总觉的在哪见过你,你妈妈是警***察吗?”
蒋声言疑惑地摇了摇头,她再三确认自己没见过刘春红,甚至都没到过新园村。
“我家里是开蛋糕店的,就在北市场旁边,怕是阿姨去市场的时候,在蛋糕店见过我。”
“哦。”刘春红应了一声,又笑着看着李想,问道:“汤的味道还好吧,达达说你不愿意吃咸的,我都没多放盐。”
李想忙不迭地点头,“味道很好,可比市里那些店里做的好喝多了。对了,阿姨,我和小达带了些东西回来,都在车里,一会儿给您拿下来。”
“回来就回来,买东西做什么?”刘春红嗔怪道,又抬手揪了揪杨牧达的耳朵,“以后不许乱花钱了,知不知道。”
“现在知道,以后不一定。”
刘春红一巴掌拍在杨牧达的背上,嗔道:“我看你是皮痒了。”
杨牧达疼的龇牙咧嘴,夸张地活动了一下肩膀和脖子:“幸亏我皮糙肉厚,要不然您这一巴掌得把我拍吐血。”
刘春红没在理杨牧达,而是笑着问:“不是说李想家里还有弟弟妹妹,怎么没一块来玩?”
“他们去课后班了。”杨牧达仰头喝下碗中的汤,咂咂嘴:“就是您小时候送我去的那个,奥数班什么的。”
“知道知道,现在小孩真是比大人还忙。”
“中午几个菜啊,妈。”
工作的地方虽然离家不算远,但最近忙着照顾李想,杨牧达可是过了年之后就没回家,还真想家里的饭菜
“你想吃几个菜啊?”
杨牧达一边掰着手指头数,一边点菜:“炖只鹅,豆角炖排骨,地三鲜,黄瓜拌猪头肉,再来壶新鲜的米酒,哎?少一个汤。来个清淡点的,西红柿鸡蛋汤。”
“行,你做吧,我给你打下手。”
杨牧达立即放下手中的勺子,抱住刘春红的胳膊摇啊摇撒娇说:“我哪会做这么硬的菜?还得您掌勺。”
“行了行了,你带着你的小朋友在村里转转?顺便去买米酒?”
“好嘞!”杨牧达一边应着一边下地穿鞋,招呼这几个人快走。
一行人走到门口,杨牧达又好像想起来什么,刚想往回走就被蒋声言拦下:“咋了?”
“忘了跟我妈要钱,那个阿迈只收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