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元启四年6
西域还在打仗,徐世雄的兵马一时半会儿并不能全部收服,但徐皇后在宫里的势力已全部瓦解。三尺白绫,徐皇后自缢身亡,保住了还未成年的李律,不管李律对于此事参与多少,圈禁终身已是他最好的结局。
京中凡是参与此事的世家大臣一个月内被清洗了大半,二皇子和三皇子也在其中蹦跶浑水摸鱼,皇上训斥了几句罚了禁足半年,并未重罚。
李信的暗卫在皇陵死了大半,护卫他全身而退。徐皇后自缢的前一夜,皇上秘密召见了李信,谈了什么没人知道,只知道许多年后,不管那些兄弟多不安分,李信始终留了他们一命。顾凛想,李信做事向来斩草除根不留后患,或许真的是皇上与他说了什么。
朝中事了的最后一夜,顾凛去找了李信。
那时李信正在书房处理公务,颈侧一凉,有横刀伸出,能躲过流云的布防进入他的书房,李信不作他想。
手中狼毫未停,他平静问出:“想干什么?”
“徐皇后自缢了。”
“她不该死吗?”
“该死,毒杀皇上,罪不可恕,”顾凛的脸从黑暗中隐现,“可是你又做了什么!”
李信并未说话,继续处理公务,现在朝中职位空缺,有很多事待处理。
顾凛将横刀往前又伸了一寸:“浣衣局有个叫玉姑的女子你可认识?”
“不认识。”
“说谎!她曾是你母亲静兰公主的贴身丫鬟,因是你母亲从京都嫁往洛州的途中所救,并未纳入她陪嫁的奴仆中,而是入了洛阳王府的奴籍。你母亲被逼自戕后,她陪嫁的奴仆也自戕陪葬,唯独玉姑留得一命入了浣衣局。你还说你不认识?”
“哪有如何?”
“又如何!”顾凛收起横刀,走到他身前,质问:“皇上的毒就是浣衣局所起,玉姑是浣衣局的女官,你敢说你不知道?皇上的毒是不是还有你一份?”
“放肆!”李信停下狼毫,直视顾凛,“证据呢?”
哪有什么证据,浣衣局被查的当晚,玉姑就自杀身亡,死无对证,这些都是顾凛的猜测。李信太清楚玉姑的忠心,也太清楚顾凛的忠心,若他有实证他会直接呈给皇上,而不是来这里质问他。
就算是最好的朋友,也不能动摇他的忠心,这也是李信看重顾凛的地方。
顾凛在烛光中看了李信好久,李信并不在意,一直低头处理公务,仿佛桌前没有人。
李信是成功的,他算准了徐皇后的野心,也清楚皇上对徐氏的防备心,随着他的势力在朝中崛起,徐皇后开始惶恐。德妃的五皇子出生更是给她敲响警钟,就算没有李信,皇上还会有其他的皇子。
与其想着怎么斗李信,不如在李信羽翼未丰之时让皇上“薨逝”,到时李律在她的谋划下登基她为太后,有东山营兵马待命,京中谁人敢乱动。更何况西域还有她兄长徐世雄的千军万马,若京中异动,可千里勤王,清君侧。
她掌管后宫多年,自以为浣衣局已被她所用,没想到浣衣局的女官玉姑从始至终都是李信的人。下毒之事李信一直都清楚,便让玉姑顺势而为,只待关键时候牵出浣衣局,让徐皇后在后宫的势力连根拔起。
“李信,冥楼忠于君主,我亦如此。”
顾凛走了,李信抬头看着他走出去,心中清明。顾凛的话他听懂了,他会名正言顺的走向上位,他会等待冥楼和顾凛忠于他的一天。
元启五年正月初四,复朝。
朝堂上颁布了两条政令,一是立皇长子李信为储君,入朝堂掌六部,二是开恩科广招天下贤士。
经过元启四年冬天一系列事情,虽然毒素已清,但皇上的身体颓败之势尽显。早朝没开多久就散朝了,由近侍扶着回了后殿。其余官员纷纷围拢恭贺李信,兵部尚书王冕也在李信身旁与有荣焉。
李信回到安王府的时候,宫里的旨意刚下来府上。李信封了太子,王嫣为太子妃,即刻搬入东宫。
听到旨意,王嫣低下眼睑,入主东宫,父亲和王氏族人一定都很开心。这本来也是自己嫁给李信的目的,可是一入宫门深似海,她怎样也开心不起来。
王嫣退回后院之时,听到流云来给李信禀报,说李湛来了。脚下不自主的微顿,余光往后看了看不敢回头。李湛来时只来得及看到一片衣角离去,捏了捏手心强制收回目光。
李信坐在上位看到他的样子,喝了口茶嘴角微扬没有说话。
李湛径直走到下首坐下,也喝起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