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傻不会说话又好控制。
再看看李云纵,属实可造之材,但生母出身低微,不值一提。
而李浔阳更不必说了,可惜是个女子,不过这样最好不过。
这天下终究是他魏家的。
不幸的是,这次月兹大皇子居然死里逃生,事情可就没那么好办了。本来大局已定,就差他一声令下,现在倒好,又多出一个祸患。
若现在能多出点时间杀了月兹大皇子,让二皇子继承王位,自然好办的多。
魏国舅在脑海里将很多事情利弊都仔仔细细思考一遍,由于太过入神,连李显问话都没有听见。
“父亲,陛下问你的意见。”
好在魏恒及时提醒了他。
魏国舅捋捋袖子,面带严肃出了列,“陛下,臣觉得此事该从长计议,眼下,诏云精兵方才打完胜仗回归,还未好好修养,若在这个时候发兵,恐怕会有些吃力。”
陆长凛问:“魏国舅觉得要何时才不算吃力?”
见他问完,几人都看向魏国舅。
魏国舅却一脸昂然,“待我兵养足精神,定打他个措手不及。”
说完,不怀好意地看了看陆长凛。
李升平自然导向魏国舅这里,头点如拨浪鼓,“儿臣也觉得国舅说的有道理。”
魏恒也点头应是,称上次凯旋之后,我军还没有修养好。
陆长凛却截然相反,“陛下,臣以为为兵是在战场上练出来的,而不是靠着休息就能打胜仗,长时间不上战场,怕是连兵器都忘记如何使用。”
这时皇帝又询问大皇子李云纵,他思索道:“儿臣觉得陆将军言之有理,古往今来,古人便强调学而时习之,儿臣觉得,战场上也是这个道理。”
这下,又变成一半反对,一半支持。
而李显并没有直接表态,接着又询问陆长凛准备的如何,之后让他和魏恒一同作战,击退月兹。
在众人回去之际,皇帝让李升平留下来,当着吕公公的面,将其严厉批了一顿。
骂他没有主见,全凭别人使唤。
等太子走后,皇帝陷入沉思,悠悠叹了口气。
“这太子完全随了魏家。”
吕公公自知皇帝言外之意,却随口劝慰道:“可是啊,太子这性子不随他们。”
殊不知,皇帝听到这句话后,用凌厉的眼神瞥了他一眼。
吕公公这才反应过来,打了自己一个嘴巴子,又道:“老奴瞧大皇子也是可造之材。”
这一句话算是点醒了皇帝,吕公公知道李浔阳最近与大皇子交好,他还是很识趣,知道风往哪边倒。
“可是,云纵有才华,奈何……”
那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李显似乎想通了,叹口气,“君主应立贤德之人,明君不可得啊。”
……
李升平被皇帝批了一顿,心情很颓丧,加之又与爱妃连月平闹了矛盾,整个人都不好了,走一路踢一路。
他嫉妒大皇子的渊博才华,嫉妒魏恒的领兵能力,只要身边人提到他们,他就气的牙痒痒。
而连月平几度在他身边提到魏恒,弄的他很不开心,直接当着她的面,摔掉了她心爱的发簪。
那发簪是她亲人留给她的。
为此,连月平哭了很久,一直闭门不见他。
所以,他现在很反感魏恒,特别想有人能消消魏恒的气势。
李升平一路走到了李浔阳的玉芙殿,宫人通报完后过来对他说,长公主已经休息了。
要换作从前,他早就闯进去了,奈何现在开始从心底畏惧李浔阳,不敢在她面前放肆,于是直接对着宫女说出滚子,就骂骂咧咧离开了。
走到半路,却看见远处的凉亭内,似有人在说话,而外边站在一个拿灯笼的宫女。
“那不是如清吗?”心腹宗栎眼尖地认出来拿灯笼的人正是长公主身边的宫女如清。
这时里面的两个人走出来,拐入小道,如清跟在他们身后,隔着一段距离。
李升平一眼认出来,跟在长公主身边的,竟然是北岳国来的那位质子!
再联系先前李浔阳出宫那件事,李升平再笨的脑袋都知道了一个事实。
原来阿姐喜欢的人,是这个质子啊,难怪一开始救下他。
仿佛得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李升平眼底闪过一抹邪恶之意,在心里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