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记食坊连着歇业了两日,再开业已是腊月十一。
开门没多一会儿,江月瑶便来了,见食坊开了门,很是欢喜,道,“小娘子,这两日你们没开业,可把我闷坏了。”
“江小娘子来了,前两日家中有事,便歇了业。今日要吃些什么?有新出的卤味,卤猪头肉、卤猪蹄、卤猪皮,可要来一份?”
江月瑶闻言,略微皱了皱眉,道,“这卤味可是小娘子做的?”
“是我做的,快过年了,家中制作腊味,买了两头猪,就做了些卤味。小娘子放心,处理得干净着呢 !”卢晓晓一边回话,一边手不停地包馄饨。
“那来一份卤味,再要份鲜肉馄饨。”看着卢晓晓一气呵成地包馄饨动作,都把她看馋了。
赵杏花闻声给盛了份卤味,江小娘子是常客,又特地问她爱吃哪样,不爱吃哪样。江月瑶哪里吃过这些腤臜部位,只让她随意。
今日天气寒凉,来铺子吃食的人不多,多是叫了闲汉买回家中。江月瑶选了张离档口近的桌子坐下,一边等,一边与两人说着闲话。
春芬还在家中帮忙,铺子里只有卢晓晓和赵杏花两人。赵杏花忙着盛吃食,又忙着装外卖,卢晓晓一人负责两口灶,又要煮馄饨,又要煮麻辣烫,忙得很。
“今日铺里怎么只你两人,这样忙,怎么不见卢小哥来前头帮忙?”
“二哥在后头也忙着呢,要做菜,还要做腊味!我娘今日也在后头做腊味。江小娘子可要在城关镇过年?”卢晓晓道。
江月瑶摇了摇头,道,“明日就要回府城了,爹爹不得闲过来,我与祖父祖母回府城过年,可惜不能吃上你们做的腊味了。”
卢晓晓把馄饨煮好,盛到碗里,与卤味一道端了过去,又道,“明年可还来城关镇?若是来得早,还能赶上吃腊肉腊肠的。”
“许是不来了。”江月瑶道。等事情过去了,鼎丰楼的大少爷不再惦记她,家里就要给她安排婚嫁之事了。
赵杏花闻言,想到一提江月瑶就脸红的卢二郎,心思转了转,也说不出什么,只在心中叹了口气。
冬日的卢记食坊,缕缕炊烟驱散了寒气,铺子里一片温馨。不远处的醉香楼,气氛就没有这样和谐了。
醉香楼的祁掌柜皱着眉头,手里拿着一封信道,“汴京那边又来信了,问你我拿到做粉丝的方子了吗?”
“怎催得这样急?上一封信来也不过十日的日子。”李师傅问道。
“说是有文人为青阳粉丝写了词,传唱盛广,如今粉丝在汴京名声大噪。东家想抢在名声传到宫里之前,在汴京的庄子办一工坊,将自家粉丝献于官家。令我俩定要速办。”
“我也没法子,派去工坊做工的人只能接触到前头的工序,后头如何由豆糊变成粉丝是全然不知晓,元家把后头的工序看得死死的。”
“卢家呢?卢家那小媳妇的娘家不是被你拿捏住了吗?我说老李,你可别觉得这事得不着什么好处,就不上心了。我落不着好,你也好不了。” 祁掌柜威胁道。
李师傅是醉香楼的大师傅,如无意外,就在这城关镇上待一辈子了,不似这掌柜的,若是立功了,东家便会把他派到县里,派到府城,甚至派到汴京。
“哎哟,掌柜的,你说这话可叫人寒心,我不上心?我那侄儿好些日子没回楼里了,日日在那杜家村当货郎,就想着找机会让卢家人把方子漏出来。这可是我亲侄儿啊,前两日还跟我哭说厨艺都生疏了。”
“是李小六?如今如何了?”祁掌柜期盼地问道。
“就是那小子。说来也是晦气,前些日子,好不容易拿捏住张家,又说动了那姓张的小媳妇把方子拿出来,谁知竟被抓了个现行,被分了家。”
“那这不是断了门路?”
“倒也不是,这分了家正好,那小媳妇的男人会做粉丝,却没得去工坊做活。那小媳妇又是个耳根子软的,前两日小六拿钱诱她,快要说动了,可我手头上的银两有些不趁手。”李师傅开口道,有意从掌柜这捞上一笔。
“那妇人要多少?”若是花银子便能在东家处露脸,那这银子就能花。
“这方子让她被分了家,没个三百两,她不肯松口。”
掌柜到账上支了三百两银子给李师傅,又嘱咐道,“老李,这钱我可不是白给的,你可得把事办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