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又逢春 > 第37章 议亲

第37章 议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有女子的声音从远处传来,许是隔的远,听的不太清楚。

不过那男声“当然是你最好看了,比她们好看。”

倒是清晰的传入耳中。

亭子靠着假山,郑殊岳好奇,想想起身去瞧,到底是什么人。

李嬷嬷看着郑殊岳摇了摇头,郑殊岳点头回应,好好坐在原处。

看来李嬷嬷是知道了是谁。

也是,李嬷嬷站着的,想必是容易看到的。

郑殊岳还想再听什么,但是那声音确是越来越小,什么也听不见。

仔细一想,恐怕同府中的姐儿们有关。

恰好李嬷嬷压低声音道:“小王女,咱们去同连翘她们汇合吧。”

郑殊岳正有此意,便往东向去了。

书房里,萧晏脱口而出道:

“老师,容我再想想吧。”

萧晏称呼为老师的人,就是那位老者,萧晏许多年前去昌平时认识的。

此人的来头萧晏并不清楚,尽管萧晏暗中查探,也查探不出什么来。

只知道他名叫陈暮山,还是他自己说的。

至于是不是假的,萧晏无从知晓,只得认为是真的。

不过他能确定的是此人不会害他,当初他从昌平回来,能取得皇帝的信任,也多亏了这位老者的指点。

是以,他便也相信这位老者的能力。

自从他多年前回到京都后,陈暮山一直生活在昌平,行踪不定,他们之间也很少有联系。

此次他再次踏足昌平,二人再次遇见,却不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与一位身怀大智的老者之间的对望,试探,到最终的信服。

他们一个依旧是身怀大智的老者,而另一个却多了许多沉稳。

尤记得当年,要回京都的萧晏邀请他一道回京都,在他身边,尊他为老师。

陈暮山拒绝了他。

彼时少年,要问个究竟。

这位老者却让他快些回京都。

多年后,陈暮山再次见到萧晏,萧晏再次邀请他。

他说,“我身边需要老师。”

陈暮山几乎没有思考,就答应了萧晏。

而现下,萧晏一句“老师,容我再想想吧”,却让陈暮山怀疑起了他的选择。

书房中一时之间陷入安静。

只有火盆里的木炭发出滋滋的声音。

雪影从窗户里晃过来,陈暮春陷入了久久的回忆之中。

冬雪消融,是季节自然的更替。

冬月二十,郑殊岳正式管起了府中庶务。

程氏不情不愿的将对牌交了出来,郑殊岳虽然不知道柳氏是怎样让程氏交出对牌的,但是郑殊岳想着应该是同萧晏有关,直白点说应该是同二房子女的婚姻有关。

郑殊岳并未去细究柳氏和程氏两妯娌之间的暗流涌动,她装作不知道,细心接手侯府庶务。

偌大一个侯府,两三百号人的吃穿用度,职位安排,其实是非常考验人的。

就单单一个库房账册就够翻几天。

还有庄子上送来的账册也需要清点。

为了尽快接手,只好没日没夜的核算,翻看,有遗漏的还需登记标注,又拿去询问柳程二人。

等她了解的差不多时,除夕将至了。

她要为过年的事情操劳,各位老爷夫人,哥儿姐儿需要做新衣服过年。

好在侯府中还算富足,郑殊岳只是粗略看了一下,就按照往年的标准走一遍就好了。

除夕这晚,因着二房今年回来了,太夫人的意思是一家人要齐齐整整的过一个年。

郑殊岳只好将年夜饭安排在花厅。

等萧老侯爷拜过祖先之后,就预备正式吃年夜饭。

不妨宫中派人送来了御膳房亲自做的年夜饭。

几十个宫人一盒一盒的提着食盒进了花厅。

在一声声的鞭炮声中,个个穿着新衣,脸上洋溢着喜气洋洋。

只有萧晏,不知道是在想什么,丝毫没有过年的气氛。

郑殊岳同萧晏坐在一处,也不怎么说话。

萧老侯爷有些心不在焉的看了一眼太夫人。

太夫人开口询问道:“晏儿,这是怎么了?”

萧晏缓缓抬头,眼神中有着莫名的哀伤,他道:“祖母恕罪,不知为何,孙儿脑海中总是出现战场上的场景,一个个士兵在我身旁倒下,尸横遍野,满目疮痍……。”

“晏儿,”萧老侯爷打断他,“晏儿,不要回忆,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你亲眼看见了这些,便一直停留在你的脑海里,你不要总待在书房了,多出来走走,时间长了就好些了。”

萧晏点了点头。

郑殊岳则是听的心惊,不过,她觉得萧晏不对劲,说谎了。

可是又说不出来萧晏为什么说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