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骁北带林朝阳为美国饮料商伍德先生做随身翻译的一周后,正式确定了和鹏城政府的合作方案,两方正就某些条款进行敲定。
而温苒这边,她和曲平安作为鹏城招商局的翻译人员接待了那位小野寺先生。
小野寺是一名投资商人,他的其中一层身份是当前倭国知名汽车品牌的总经理,此行前来华国考察后决定建立一家汽车维修厂。
不夸张,在小野寺说出建什么厂后,温苒看到招商局一同接待的领导满头问号大写的懵逼。
什么什么厂?
汽车维修厂?
你看满大街这尘土飞扬的,自行车跑快了都能把人颠出个好歹来,还汽车?整个鹏城你能找出几个买的起汽车的?
领导强自忍下一肚子脏话,虽然认为对方在放屁,但他舍不得对方手里的钱。
一天的接待结束,送走小野寺后这位领导终于憋不住,叉起腰原地一顿乱转。
其他人面面相觑,其实他们觉得开个自行车维修厂更实际一点。
晚饭四个人在招商局食堂碰面,打好饭温苒端着饭缸子找到那位领导,开门见山:“这是个机会。”
领导瞬间坐直,“说说!”
维修啊,肯定得要配件吧,总不能还从你倭国大老远送过来吧?那这配件该多贵?
所以,为了节省成本,为什么不能在他们华国采购这些零部件呢?
你说没有?
那更好办了,建个厂呗,或者你帮咱升级一下生产线。
考虑到当前美国对华国的技术封锁,后者可能难以实现,那就不要那些技术含量高的零件,总有符合要求的不那么重要的零件。
而一旦接受这个条件,相应的倭国商人就会带来一套和国际接轨的工业生产工艺流程体系。
要知道,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工业零部件都还停留在手工制造上,不然八级工为什么这么受重视?
从手搓零件到批量生产,这对当前华国的工业发展、对未来华国建立自己的完整工业体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领导两眼放光,他悟了!
是啊!外商有钱是大爷不假,但他们才是主人,想要什么厂咱可以提,不同意咱再好商量嘛!
谈生意谈生意,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才对!
这位领导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接下来的合作谈判中和温苒配合得十分默契,半个月后成功说服对方将几种基础零件的生产和配件组装线转移到鹏城。
当然,技术人员的指导也会随之而来。
有了这个例子在前,招商局内部一改先前唯唯诺诺的作风,开始了主动出击。
缺什么就要什么,不给?那再商量商量呗,给那个也行!
时间进入九月,通过做商务翻译温苒这边攒了有差不多三千多港币、一千多美元和五百多元。
同时发展的人脉包括招商局和特区一众领导、美国倭国香江宝岛一众商人,掌握的消息也挺不老少。
但办厂的计划还在往后退迟中,横在几人面前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不足。
租地建厂需要的资金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据他们了解到的消息,银行给出的贷款数额不会很高,而且还要预留出后续零件采购和工人工资的部分。
此外,厂子建成后初期的生产计划是组装收录机,但不能只是组装。
人工组装一来效率落后,产能和工人数量紧紧挂钩,二来合格率也不能保证。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厂子能够轻易被取代。
所以她们的厂子还要具备加工和生产能力,换言之,她们的厂子要具备零件加工和生产线。
生产线是说有就能有的吗?
林朝阳摇头,“我们收录机完整的零件生产线目前只有京导厂和沪导厂具备,核心零件的生产线国内找不出第三家来,至于其他基础配件具备批量生产能力的国营厂也寥寥无几。”
所以就连购买淘汰生产线的选择也没有。
温苒回他:“既然国内没有,那就找外商购买。”
林朝阳惊得直接跳起来,“外商?那要多少钱?是不是还要用到外汇?”
再说国外一直对华国进行技术封锁,哪怕只是一条淘汰了的半导体零件生产线,人家会同意吗?
霍骁北看了眼窗外。
房间外正对着一条河,一河之隔,对面就是高楼林立的香江。
**
七十年代初,内地和香江就恢复了通行,内地每天可批准一定数额的人口赴港居留。
经由直通车到达香江,在红石车站下车,四人正式踏上了香江土地。
林朝阳和曲平安全程都是懵的,一个拽一个小心翼翼跟紧夫妻俩。
霍骁北叮嘱两人别放松,回头专心护着温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