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说确实该数落,第一次来寿春还敢一个人乱跑。
魏奉说魏青的女护卫身手更好,魏青让她留下来保护也是情理之中。
孙策还是觉得奇怪,暗中让人打听那天是否遇见迷路的骑马男子。
调查结果石沉大海,久而久之,忙碌的孙策就忘了这事。
魏华一离开寿春,魏奉便去母亲面前认错。老夫人自己吃够了操劳的苦,年轻时也满怀抱负但终究被现实磨平了棱角,希望孙女魏华能恣意潇洒一生,将魏氏玉牌交给魏华便是希望魏氏门楣能庇佑魏华。
但家主魏奉不能看着整个家族于险境而不作为,他违背了母亲的安排,私自将魏氏少主之位托付给了魏华。
“母亲,时代变了,我们不能再只看着自己有什么而去做什么了,我们应该看看我们没有什么而去争取什么了。”
“母亲,小五离开前同我说过,她感激我的信任,愿意承担这份责任,我们就相信她、做她的后盾吧。”
老夫人明白儿子的担忧,也明白儿子从来都不是甘于现状之人,做了这些年的守成之君已是尽到了身为魏氏家主的责任。老夫人年纪大了,百年之后无人能管得住这个儿子,必须为他培养一个得力助手、为魏氏培养一个合适的接班人。何况这是他们父女俩商量好的,既然魏华本人也是愿意的,她这个做祖母的也不好再说什么。
经过昨夜的长谈,魏氏祖孙三代达成共识——魏氏要挣脱明哲保身的家训,就要以拼搏的姿态跻身政治牌桌。
祖母说:“尽人事,听天命。”
父亲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至于魏华即将带领魏氏投靠何人,老夫人看好袁绍,魏奉则认为曹操未来可期,魏华推荐了广陵王。
对于交好的孙氏,魏氏祖孙三代都认为孙氏家主孙坚是好将军,但不是好领袖,诚然,军阀混战的时代,拳头才是通行证,但要想俯瞰天下,靠的不止军事力量。
不过孙坚的两个儿子倒是值得期待,孙策善战,孙权多谋,孙坚和孙策打下江山、孙权坐稳江山也不是不可能,老夫人说他们会在寿春替魏华看住孙氏。
老夫人属意将九孙女魏茗许配给孙权,本来还想撮合孙策和八孙女魏捷,哪知魏捷无心嫁人,每次去了孙府都是找孙尚香玩,还想做个女将军。
魏华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应该也不能再躲在安全区了。天下时局瞬息万变,汝南袁氏说被屠就被屠,颍川荀氏也不得不背井离乡,这世上就没有绝对太平和安心的地方。
世道如此,即使满腔抱负和才华,若只是依附求稳的世家大族,甘心做其手下一枚棋子,那些被迫献身的袁氏门客或许就是袁画魏氏的最终归宿。
袁氏已有衰落之象,亦非明主,是时候考虑换个东家了。
广陵王?曹操?袁绍?魏华相信自己很快就会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