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长安的路上,鹰卫来报:绣衣楼大量卷宗受损,陈宫向广陵王推荐了庞统修补,庞统修补卷宗期间,天蛾发现有人抄录绣衣楼情报,云雀审问雀使,庞统抓出了内奸。
袁画被安排在绣衣楼的雀部就职,此次奉袁基之命乔装打扮来寿春,留在广陵的“袁画”自然另有其人,所幸袁画平日里装得够像、攒的人情够多,加上有照君打配合,所以暂时逃过一劫。
而被广陵王安排看住袁画的傅融,因为对袁画了解不多,愣是没发现王府里的“袁画”并非真袁画。
逢君不解,按理说,他们应该回广陵,因为袁基给的任务是潜伏进绣衣楼,如今绣衣楼正在抓内奸,袁画应该尽快回广陵以免露出马脚。
看着逢君这个由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副手,袁画语重心长地拍了拍她的肩膀:“绣衣楼归广陵王管,而广陵王已在前往长安的路上。我作为表姐,担心弟弟安危,私自离开广陵去长安寻他,即使被人发现也无可厚非。”
“所以我们跟着广陵王去长安这么混乱的地方,是为了什么呢?”
“一位打渔老伯曾和我说,风浪越大鱼越贵。广陵王重情义,此次或许就是获取他信任的好机会。”
袁画此去长安,对广陵王府的说法是担忧家人安危,因为董卓把袁氏全族都下了狱,留在王府的照君得信后,同“袁画”一起悄悄前往长安,与袁画等人汇合。
对袁基的说法就是遵守袁基之前的命令,护卫广陵王安全,同时趁机获取广陵王信任。
真正的目的,只有袁画自己知道。
——天子刘协在长安。
广陵王已去长安,曹操会来吗?袁绍会来吗?究竟谁会来呢?
前往长安的路途那么远又那么近,袁画待在袁氏人马里,终日独自思量。
世人讲究师出有名,所以破局之法关键在天子。若能奉天子以令不臣,或者说挟天子以令诸侯,便能在政治地位上高于其他诸侯,在舆论上占领制高点、拿到主动权,拉拢各阶层尤其是中下层的力量,进而收天下人心,称霸天下。至于失落的玉玺,在得不到天子前便是烫手山芋。
这样的谋划,袁画不觉得全天下只有自己知道,但是谁会提议?谁又会听取?
如今汉天子乃刘辩之弟刘协,年九岁,是董卓扶持的新傀儡。董卓在外征战,长安空虚,留在长安、试图营救天子的人越来越少,现下正是接近天子的好机会。
曹操自来广陵拜见广陵王后,便回到成皋驻守,如今一月已过,曹操还甘心守在成皋、屈人之下吗?
袁绍不可能不清楚天子的重要性,他身为联军盟主,一举一动关乎整个联军,大概率会从正面战场打败董卓,迎回刘协。但是联军内部不和,袁绍能维持住已是不易,如今董卓杀袁氏全族激起群愤,联军应当扭成一股绳,全力讨伐董卓。
袁绍在正面战场,曹操适合出奇制胜。
魏华觉得,曹操应该来长安。
袁画较广陵王晚半天到达长安,路上已与袁基取得联系,袁基让袁画在城门口接应,有新任务等着她,但没透露是何任务。袁基一向如此,袁画也习惯了,她只是他的门客、幕僚、棋子,不是盟友,勉强也能算是学生。
袁画同从广陵出发来长安的照君等人联系,说袁基有令,不需要他们来长安,袁画让他们在汝南等她。
袁画猜测广陵王这么急来长安,定会有所行动,袁基肯定不会错过,那么他们会做什么呢?会和刘协有关吗?
袁画虽然手上有自己人,但在袁基眼皮底下还是不敢有大动作,便一边借袁氏情报网进一步分析局势,一边希望袁基不要太快发现她的二心。
第二日袁基和广陵王前往兰君书肆,见到董贵人,欲借伏寿侍女身份前往未央宫营救天子刘协。
袁画已然决定脱离袁氏,借口出门买东西,和可能是自己在长安城唯一成功埋下的暗探凌泉接上了头:袁基和广陵王去了兰君书肆,天子妃嫔董贵人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