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回平淡安稳的日子。
咖啡店已经三个多月没营业,临出发前,姚曳只在卷帘门上简单贴了告示,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于是告示上只写了:老板家中有事,处理好就回来。
其实咖啡店的生意总是不太好,老城区加上店里没雇人,要不是靠外卖单顶着,他都无法养活自己,不过去年年初隔壁开了家甜品夫妻店,两个店互助合作,竟是成功吸引到不少新顾客。
姚曳的咖啡技术是在上海学的,从大一开始他便出去兼职打工,大二去了某写字楼的咖啡店做兼职,毕业后索性全职了一年。
上海租房太贵,剔除房租,拿到手的工资连糊口都算勉强。
只能回老家发展,至少不用为住宿发愁。
不是不想留在上海,上海有方哲明,他可以远远瞧上一眼,但是生活压力让他无法再待下去,其实S市距离上海不过2个小时车程,相比N市近得多,所以他每隔两个月,会给自己放几天假,坐车去上海找方哲明。
溜完小狗,再去大菜场门口的小摊上吃个早饭,他整个人才算完成清醒。
等溜达到店门门口,八点竟还未到。
门面很小,门头做得却是亮眼,是深蓝与浅蓝叠色搭配的白云与天空的简笔画,店名写在右下角:乔巴咖啡。
姚曳没留意到咖啡店卷帘门上仍旧簇新的告示,而是对着旁边新开的培训辅导班不悦地皱起了眉,原先他店旁边是个装修简陋的服装大卖场,就是那种用高音喇叭24小时循环播放“服装厂倒闭,老板带小姨子跑路啦!现全场服装特价清仓!”的店。
循环了得有3年多,看来是终于把厂里的东西销光光,退租了!
退租就退租吧,然而这会服装超市居然摇身一变,变成了——应寄艺术培训中心。
乔巴倒是很开心,姚曳不在的时候,应寄经常带小狗去市中心的总店上班,所以小狗对培训机构门前一米多高的小狮子吉祥物很熟悉,看见了便摇晃尾巴凑过去闻。
姚曳忽然有种很不好的预感。
上午十一点,应寄开着车停在分店门口,进门前他瞥了眼旁边的咖啡店,看见姚曳正在认真擦拭器材,甜品店的小芬热心帮忙,边聊天边给他拧毛巾。
小芬发现应寄,抬手打招呼,姚曳却是连眼都不抬一下。
等小芬回店里吃饭,应寄才走进咖啡店。
“伤还没好,现在忙这些做什么?”他假装高兴地揉弄狗头,想要排解因昨晚喝酒的冲动造成的尴尬局面。
姚曳探头在抠机器里的盖子,抠了半天没抠下来,什么也不说只是专心在抠。
柜台上的花瓶里插了十几根狗尾巴草,一看就是刚被拔下的。
应寄觉得没趣,索性在板凳上坐下,抬眼看着他抠,等了几分钟,又觉得不耐烦,自顾自说:“分店的事没和你说,嗯……就是觉得老城区这边也得弄个点……”
“不干我事,”姚曳木着脸,把毛巾丢到热水盆里,垂着眼睛也不看他,继续道,“你不必向我解释。”
姚曳是个极少扮冷脸的人,在应寄的印象当中,除了在班上沉默寡言之外,小姚对谁都是乐呵呵的。
他和姚从小一起长大,拖鼻涕泡的时候就在老房子的楼下打弹珠玩,等到家长们下班回家,姚爸爸总把儿子驮在背上回家吃饭,他那时总觉得小姚真不是个男子汉,那么大了还要爸爸背回家。
后来上初中,“小姚不是个男子汉”的想法仍然牢牢刻在他心里。
与童年玩伴的友情下,自带了一份瞧不上眼的嘲笑,于是,在姚爸姚妈去世后,在小姚重新找寻内心寄托之时,他选择不伸手,选择断掉这层关系,像所有和姚玩得好的小伙伴一样。
即便是在那时,小姚也没和谁翻过脸,只是性格愈发变得阴郁,没有固定的朋友,一下课就看不到人。
到了高三,他凭借高人气被选作班长,难免要和班里所有同学挨个打交道,再和小姚说话前,他心里是打退堂鼓的,毕竟怀有一份莫名其妙的愧疚在,然而小姚却是笑呵呵配合他的工作,什么也不提什么也没说。
他觉得姚曳变了很多,可是当应妈妈把人领回家,他又觉得小姚其实没怎么改。
直到大学毕业,直到相恋4年的女友嫌他没钱跟个有钱老板跑了,他心灰意冷地返回老家,因为应爸应妈的关系,小姚重新闯入他的生活,这个变了很多又没怎么改的人,这个努力生活却又照顾不好自己的人。
当年站在楼下鄙夷地看着姚曳被姚爸爸背回家的应寄,如今居然成了想要代替姚爸爸的人。
他也曾在内心挣扎过,可是又无数次用照顾狗的名义去找姚曳,喊姚上楼来家里吃饭,久而久之他便放弃挣扎,尽力贴近姚的生活。
然而,他发现小姚每隔两个月便会消失几天,问了只说是外出散心,他便趁着姚不在家的时候,私自闯进小房间寻找蛛丝马迹的线索,这才发现了床下的秘密。
发现的时候如遭雷击,方哲明这个人他有印象,好像是班里那个在上海发展的富二代方固秉的哥哥,他不明白一向在学校沉默寡言的姚曳,为何如此关注比自己大两岁的学长。
床下的铁皮盒子里,装着的有满满两盒的偷拍照片,还有不知从哪里的校报、杂志上剪下来的方哲明的大头照,另外的铁皮盒,则全是记录满满的笔记本,最早是初中学校的作业本,事无巨细地记录了方哲明的所有行动。
应寄越看心越冷,倘若放在以前,他会觉得姚曳有点可怕,然而当时,他却是在嫉妒方哲明。
乃至于心里忽然生出一种想法——如果,如果那时他没和别人一样抛弃孤苦的姚曳,是不是盒子里的人就会变成他自己。
研究了好半天,他最后不动声色地将盒子放回床下,等到姚曳回来,他没在姚面前提,而是静待下一次“散心”日的到来,再重新打开盒子。
果然,照片和笔记都增多了!
他为这个发现感到难过,于是在□□上联系同学和老师,旁敲侧击地询问方哲明的情况。
得到的答案是:方哲明的妈妈和姚爸姚妈一样,在那次飞机失事中丢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