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御制小厨娘 > 第17章 第十七章

第17章 第十七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名字贴切。有奶有茶,不错。”

“那是当然,等到春日宴上,保证那些夫人姑娘尝了,日后还念念不忘。”

“哼,好大的口气,就不怕闪了你的舌头。”柳双儿见她一脸傲然,不屑的撇撇嘴。

可等到了晚上,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中不断浮现今日,她在姜欢食肆喝的奶茶,她砸吧砸吧几下,仿佛嘴里还留着那股甜味。

时光匆匆,几日便到了春日宴。

晨光熹微,刘夫人派来一队丫鬟仆妇,提着十几个紫檀三撞提盒。

姜欢将做好的菜,按照冷热依次放入,又拿出一个长宽各半丈的木箱,包的严严实实,看不出是什么东西。

领头的丫鬟见了,指着它询问姜欢:“这里面也是菜?”

姜欢摇头。

“这道是面点。”

“可否打开看看?”

姜欢摇摇头:“这道菜要等到开宴时才能打开,不然这东西就不行了。”

这个是姜欢,转门为宴会做的压轴点心。

领头的丫鬟,是刘夫人身边的大丫鬟玉林,是刘夫人专门派来,要她亲自将菜送到桃林的。

她也知道夫人多看重这次宴会,不能出一丝一毫的差池。姜欢既如此说,玉林只好退一步,让她将木箱放进来。

可姜欢却又道:“这个就不劳烦诸位姐姐了,这个就由我们送过去就行。”

玉林被这话说的一愣,“既如此,那姜娘子可要早点到,莫要耽误了开宴。”

说罢,便领着人,带着这些菜离开。

等她们一走,姜欢和阿筝关了食肆大门,带着木箱上了驴车,出了宣州城南门,向南走二里处,有一茶摊,来往游人到此歇脚。

不远处,褐色的土地上,零落的散着粉白色的桃花。

现已是晚春,桃花一半挂在树上,一半落在地上,可这依旧挡不住城中的大小娘子、夫子学士、顽皮孩童、贩夫走卒的喜爱。

每每天一亮,这路上游人如织,叫卖声不绝。

今日刘夫人带着这些夫人娘子办宴,自是辟出一块地来,就在桃林深处。

桃林深处有条小溪,不宽却深,溪水清冽,透明如璃,向南而往,蜿蜒曲折,不见其源,两岸桃树齐布,桃花飘落,水面似花海,如花在水中漂,人在画中游。

玉林早早带着人过来,在岸边摆上桌椅,放上碗碟,只等佳人来。

这时,玉林听到不远处的嬉笑声,由远及近,直至跟前,便见到身穿各色靓丽衣裙的夫人姑娘,三两结伴的走过来。

见东西都已摆好,刘夫人便招呼他们坐下。

薛夫人就坐在刘夫人身旁,那日姜欢的话,她记忆犹新,见众人都已落座,她叫来玉林,问她:“姜娘子呢?”

玉林低头回道:“还在后面,说是有一道点心,要亲自送来。”

刘夫人不甚在意,落座在后面的杨嫣然接道:“姜姑娘不会是害怕,不敢来了吧。”

玉林头低的更深,不敢应答。

刘夫人一脸听见她说话,一脸不耐,直接吩咐玉林:“先上菜吧。等姜娘子来了再说。”

“是。”

玉林得了命令,就开始吩咐丫鬟们上菜,将提盒里的菜拿出来,摆在众人面前。

待摆放整齐,便揭开盖子。

围在桌前的夫人小姐,只见各色形状的花,摆在漆木盘上,迎风吹来,还带着一股花香。

玉林又带着丫鬟,将一杯杯的奶茶,放到她们面前。

刘夫人看着杯中褐色的液体,满是好奇,拿起一闻,入鼻均是奶香。

杨嫣然先喝了一口,放了下来。她擦擦嘴巴笑着道:“我当是什么呢?不就是羊奶吗?我听说在北方游牧民族,他们有种奶茶,就是茶放在羊奶中熬制的,不知这两个比起来,那个更胜一筹!”

刚到的姜欢,一听见这话,她心中惊诧,没想到竞有人识的奶茶。

刘夫人见她这般贬低,刚想开口,就看到姜欢抬着箱子过来,脸色一转,起身迎了上去。

“姜姑娘来了,这箱子里装的什么,竞要你亲自送来。”刘夫人上下打量着箱子,见瞧不出什么,就坐了回去。

姜欢与阿筝合力,将箱子抬过来。

“夫人,这是儿做的最后一道面食。”

“你说这是吃的!”薛夫人惊讶地指着箱子。

姜欢点头,弯腰将箱子打开,将东西抬了出来。

众位夫人小姐,一见这东西,纷纷愣在了原地,过了好一会,刘夫人才反应过来,看着姜欢,大声地夸奖。

只见一座桃林树立在红漆木盘上,桃林间有河流过,河边还有几位姑娘戏水,凑近去看,还能看见那枝头的桃花,栩栩如生,宛如真的似的。

还有那戏水的人儿,那一颦一笑的样子,宛如真人似得

“柳双儿果然没看错人,没想到姜娘子竟有如此的手艺。我在这宣州几十年,从未见过这等摸样的吃食,这宣州城里的哪些大酒楼都未必做的出来。不知这道是叫什么名字啊?”

这话一出,有些夫人姑娘,小心翼翼觑了一眼杨嫣然,眼里满是看热闹的兴味。

杨嫣然也知道他们的心思,心里有十分愤怒,面上就有二十分冷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