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渐站起身来,但依旧低着头,不敢朝前看去。
刘楚云:“我问你,你之前说,你派出去扰乱清风楼时,遇到一个女人阻挠,她是不是叫姜欢。”
梁鸿渐一听到这个名字,心中一惊,猜想难道刘公子已经知道赖大赖二的事了吗?他现在说出来,应该也不算晚吧。
他道:“是叫姜欢。”顿了一瞬后又道:“前几日端午过节,我求公子,从牢里放出去的那对兄弟,又遇到了此人,本想给这个小娘子一点教训,谁知遇到石洪那群人,那对兄弟的弟弟,现在不知所踪。”
刘楚云皱眉,“那小娘子与石洪相识?”
石洪虽说是个小小捕快,可是性格执拗,又转不过来弯,如果无必要,他实在是不想与他打交道。
梁鸿渐不确定,犹豫几分后点头。
“应是认识的,那次准备出海的女子里就有她。”
刘楚云听他提起此事,怒气一下激了起来,一脚朝他踹过去。
梁鸿渐疼的闷哼一声,可他不敢开口,立刻跪了下来。
“都是你这个蠢货,上次不经我的同意,就敢把那船给出去,要事情败露出来,你第一个就去牢里蹲着去。”
梁鸿渐忙开口求饶:“公子饶命阿,小的那时想着,如果那群姑娘卖出去了,到手的银钱可是一般阿。小的,小的这才铤而走险。”他脸上一阵灰色,声音越来越低,“谁成想半路就被截了。”
刘楚云见他一副贪财样,心里冷哼一声。
旁边的杨楚然,看了半天,脸上露出几丝不耐。
她对刘楚云道:“你快说,我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刘楚云这才回过头来,笑着看着她,斩钉截铁地道:“去,怎么不去,你不仅要去,还要将东西带回来,不能枉费了陈娘子的心意啊。”
杨嫣然听了刘楚云的话,第二日,就跟着陈灵来了姜记食肆。
姜记食肆大门,这几日门可罗雀,突然这日,出现好几辆马车停靠。
引的路人频频回头,想看看是哪家食肆,能让这么多的贵人上门吃饭。
陈灵先下了马车,接着其他小娘子也都跟着下来车,杨嫣然站在人群后面,看着面前挂着牌匾的小小食肆。
想起刘楚云的话,杨嫣然心里有些不屑。
这样小的的食肆,能做出什么好吃的来,还让她务必要把里面的菜,尝一遍后,再把方子给写出来。
虽说那日春日宴上,姜欢拿出的那座桃林图,不过是用饴糖,加面团揉出来的玩意,取的也不过是个巧字。
说姜欢聪明,她人,可要论起厨艺,她可不认。
怀着这样心情,她跟着众人,一起了食肆。
姜欢一见她们一行人,眼瞬间亮了起来。忙叫着阿筝招呼她们。
阿筝走上前,小心翼翼地领着一行人,去了最里面的隔间。
阿筝拿出几张单子,放到她们面前。
“各位娘子都想吃些什么,这单子上的,都是食肆最近出的新菜,娘子们都可以尝一尝。”
其她的小娘子,拿着单子,叽叽喳喳地讨论吃些什么。
陈灵仰起头,看着阿筝问道:“姐姐呢?她还在后面吗?”
阿筝:“掌柜的在后面忙,陈娘子有事的话,我一会让掌柜过来。”
陈灵想到,现在食肆已经开门,姐姐肯定忙的不行,等一会她亲自过去找她。
她对阿筝摇了摇头,让她不必再去,然后就低头看手里的单子。
临近盛夏,食肆里的菜,大都换成了凉菜。
陈灵想起上次喝的豆泡水,看到单子下面,都是各种饮子,便对旁边的姐妹介绍起来。
小姑娘们一听,纷纷叫嚷着说自己想喝。阿筝赶紧记完,就跑到后厨做去了。
来了七八个小娘子,各个口味不同,阿筝在自己的小里间,忙的热火朝天。
卤梅水、金桔团、木瓜汁、鹿梨浆、椰子汁……各有各的味道,也各有各的性格。
而食肆里上新的菜里,最受欢迎的便是那莲房鱼包。
那个摊主见食肆门开,便将新鲜的莲蓬,摘了两大筐,卖给了姜欢。
姜欢也用这些莲蓬,做出了这道菜。
其中最让人称道,便是将鱼肉塞进莲蓬了,放入锅中蒸熟。
将这倒菜端上桌后,这群小姐,一边喝着凉饮,一边稀奇的看着姜欢端上来的莲蓬。
姜欢看着她们架势,像是喝完这几壶凉饮,还准备再要一壶。
便劝她们,“这饮子虽然好喝,如今天还未大热,娘子们还是莫要贪凉,生了病,药可比这饮子苦啊。”
说完,她一抬头,就看到了自己对面,坐着的杨嫣然,心里顿时咯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