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嫣然笑意盈盈地起身。
“姜娘子好久不见。”
姜欢忙垂下头回她:“杨娘子怎么怎么来了?”
“自上次春日宴一别,我一直就想来姜娘子的食肆,看一看,尝一尝,果然,姜娘子今日做的,丝毫不逊色宣州的大酒楼。”
姜欢心里惶恐,忙摆手说不敢,见菜已经上完,她连忙向众位说后厨还忙,说完,便匆匆地离开了。
杨嫣然看着她张皇的身影,心里冷哼一声。
旁边还没说上话的陈灵,到时一脸疑惑,看这两人这奇怪地对话。
等姜欢一走,杨嫣然便坐下来,将不远处的那道莲房鱼包,直接端到自己面前。
对面的小娘子,看着她如此霸道的做法,心里有些不满。
可是碍于她的身份,只好将刚要脱口而出的话,生生憋了回去,气的她又多喝了几口卤梅水。
1 杨嫣然心中一直不愿承认,姜欢的做菜的手艺,确实高超。
她刚刚那句话,说的也是不错,她做的菜,比宣州的一些大酒楼做的,还有好上几分。
就如今日做的这道莲房鱼包,鱼肉的清甜,加上莲子的清香,站着咸香的汤汁,味道令她沉迷。
过后,她清醒几分,忙不迭地仔细品味起来,脑海里做这道菜的配料,以及大致的做法,等这个记下后。
便开始顺着桌上菜,慢慢地吃了起来。
旁边坐着小娘子,看着她怪异地做法,脑子忍不住的乱想。
这杨家也算是酒楼发家,这杨嫣然更是掌着一家酒楼,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就这一家小小的食肆做的,要所有菜都尝一边吗?
当然,她们也只敢在心里念叨,脸上半点不显。
有些脸上还带着笑意地,将一些离她远的菜,特意端到她面前。
一顿饭,就这样过去了。
等到她们一走,食肆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大多数人,都是看见食肆门前停着的马车,心里好奇,便都想来看看,这间小小的食肆,做的菜究竟到底多好吃,竟能引的这么多贵女上门。
众人怀着这样的心思,纷纷涌进来点单吃菜。
姜欢见她们一行人一走,便抬手擦擦额头上的冷汗,心里也止不住的发虚。
想着以后绝对不再听人墙角,一个搞不好,说的人没啥影响,听得人,心里煎熬不已。
旁边的阿筝,看见客人络绎不绝,高兴地忍不住蹦哒,抓着姜欢的胳膊,摇的欢快。
“掌柜的,这就是你说的法子,可真好用啊,不浪费一个铜板,就有这么多的客人上门。”
旁边的赵秀和半夏两人,也是被这阵仗给惊住了,嘴都闭不上。
那可不,前世那有名的明星,所过之处,皆是狗仔,所到之处,皆是人满为患,如今这些还都小打小闹罢了。
姜欢对突然变脸,脸色一整,严肃地着阿筝三人道:“你们三个,赶紧干活吧,客人还等着呢。”
话一落,三人立马转身,回道自己的位置上忙活去了。
这边,杨嫣然出了姜记食肆,和众位娘子分别,便让车夫掉头,朝着裕和楼方向去了。
不一会,到了裕和楼大门,下了马车,她便又去到上次那间厢房。
门一开,就见里面一做一站的两人。
刘楚云见他一到,便起身上前迎她。
“怎么样,都拿到了吗?”
她走进厢房,一做下来,就吩咐道:“拿纸笔来。”
站在哪儿的梁鸿渐,一听这话,立马跑出去,拿着笔墨纸砚进来,放在杨嫣然面前。
杨嫣然喝一口茶,缓了缓肚子,便开始提笔在纸上奋笔疾书。
一刻钟后,她停笔落下,拿起桌上的,已写的密密麻麻的字迹的纸,递给面前的人。
“这些都是她今日食肆里的菜,配料食材都在上面,不过其中的用量,得花费些时间,要慢慢地调试,才能做到味道相似。”
刘楚云拿着纸,细细地观看。看着上面的用料和陪方都有些讲究,他是不是个老饕,但也能看出,姜欢还是有几分手艺在的。
“这些方子,看起来确实不错,花些时间也无妨,只要做出来的菜,味道一样就好,到市区,就不怕她那食肆不关门。”
说着,他就将这些方子,递给了身旁的梁鸿渐。
杨嫣然看着他笃定的模样,不由轻笑几声。
她放下杯子,道:“那你也太看不起她了,据我所知,她每逢一段时间,就换一次单子,餐品样式虽改的不多,但味道确实不错,就拍到时,偷鸡不成,反蚀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