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在食肆门前的人群,有些知道那日事情的,心中有些不信,而不知内情的人,心里疑惑。
姜欢心中亦是紧张,可是自她开业至今,食肆事情不断。
如今更是出了食肆产子的事情,任谁听了都觉得的荒谬,可就是如此荒谬的事情发生了,她不得不去面对,更要想方设法的将逆境转成顺境。
刘婆子说完,周围的人群三三两两的窃窃私语。
刘婆子紧张地吞了吞口水,然后斜眼看了一眼姜欢,姜欢收到眼神,她笑着上前几步。
“各位客官,无论您是吃过姜记食肆还是没吃过的,小店昨日的事情已经过去,如今那妇人母子平安,也是食肆的幸事,为这庆祝,今日食肆里的菜肴饮子折价两成。”
讲话说到这儿,她顿了一下,不知想起了什么,她笑地眯起了眼睛,“尤其是妇人娘子,喝了我家的饮子,未嫁人的喝了强身健体,嫁了人的以后定能生个胖大小子。”
旁边的刘婆子一听这话,赶紧上前附和姜欢。
人群了站着的妇人娘子,听了姜欢这话,脸皮薄的,瞬间羞红了了脸,而有些已成家几十年的婆子,脸皮子厚胆子也大,她上前和姜欢对峙。
“娘子说的可是真的。”
姜欢脸不红心不跳的点头,“自是真的。”
那婆子见此,便大踏步进了食肆,有了打头鸟,周围人也都陆陆续续地进来。
等食肆大门外人群散尽,姜欢和刘婆子齐齐舒了口气。
姜欢抬起手,对着刘婆子行了一礼。
“今日多谢刘婶婶。”
刘婆子连忙摆手,“不敢不敢,还是娘子的法子好,老婆子只是抛砖引玉罢了。”说着笑眯眯的摸摸了挂在腰间的荷包。
“刘婶婶说笑了,婶婶如若不介意,那就进食肆里,尝尝儿的手艺。”
刘婆子想起姜欢刚刚说的话,姜记食肆已开业几个月,周围的有余钱的人家早已尝过,都对这个食肆的菜赞不绝口,只不过她平常节省惯了,很少来这样的食肆吃饭,如今有个机会,刘婆子立马应了下来。
旁边的大师见事情已了,也准备告辞离开,姜欢忙叫住了他。
“大师留步。”
惠念停住了脚,眼带疑惑看向姜欢。
姜欢道:“儿今日多谢大师,大师若不嫌弃,可否留下吃完素斋。”
惠念:“施主客气,老朽还是不了,下午寺内还有讲课,事情已了,便不再耽搁。”
姜欢听他这样说,也不好再过多挽留,只好再次道谢,说是下次做了素斋送到寺里,说完,就目送惠念大师离开。
等人一走,姜欢就笑着看向刘婆子,她伸出手将人请进食肆,来到一张桌案旁坐好。
又扭头看见堂中客官满座,十之六七皆为女性,姜欢心中欢喜,望了几眼就忙转身回了后厨。
后厨里庄山忙着备菜炒菜,阿筝在那小后间里,也是动静不断,赵秀忙的端着盘子,穿梭在大堂和后厨之间。
这时他两手端菜,小心翼翼地准备出去,一看姜欢挡住了自己的去路,可能是人气壮胆,竟仰着着头,垂着眼皮看着姜欢,语气带着几分嚣张。
“靠边让一让。”
姜欢本着小不忍则乱大谋,脸上笑意敛了几分,脚动了几下,后退几步让开了去路,心里却打着秋后算账的算盘。
等赵秀一走,姜欢便赶紧上前,帮着庄山备菜。
切鱼,剁肉,熬粥,等前面堂上的人吃的差不多了,姜欢又从后厨转到大堂上的柜台前。
她笑着拿起算盘,先单手托起算牌,上下摇晃,最后咚地一声立在台上,算珠归位。
堂上一茬茬的客官吃完,挺着肚子走到柜前,先是唠俩句话,再开始算起账来。
姜欢先是瞅了眼桌案上的东西,再看了看单子上的菜,确认无误后,手指开始拨动算珠,熟练又迅速。
没穿越之前,姜欢小的时候曾被爷爷送到算珠班训练过。
小的时候,很多孩子被家长送去跳舞或是弹钢琴,姜欢也有此遭遇,可是跳舞她四肢不协调,弹琴她五音不全,没办法爷爷最后送她去学拨算盘,说将来长大不行当个收账的,好歹不至于饿死。
可世事难料,长大后,自己成了个厨子,还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唯一让她感到慰籍的的,便是自己靠自己厨艺,开了食肆能够养活自己。
思绪拉回,姜欢看着眼前的婆子。
“一共三百二十五文。因今日折价两成,便是二百六十文。”
这时阿筝端着一盘子的竹筒过来,放在柜台上。
她拿出一个,递给面前的人。
“今日在食肆吃饭的,结完账,免费送一筒饮子,众位客官若感觉不错,望以后多多照顾食肆的生意。”
堂上的人一听,纷纷拍手叫好,本来今日来,就是看在饭菜折价两成,没想到还有免费的饮子喝,众人心里早就把昨日得事情抛到脑后,一心只想着以后吃午食,就来这家食肆,物美价廉。
一直等到未时四刻,食肆里的人走的差不多了,只余下零星几个还坐在桌前,慢慢地喝着茶。
其中就有刘婆子和那个刚开始进来的那个婆子。两人相对而坐,手边放一杯奶茶,一边喝着一边说笑。
姜欢走过来,站在一旁,有些惊讶。
“两位认识?”
刘婆子看见姜欢过来,连忙向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