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我在市府写材料 > 第115章 第 115 章

第115章 第 11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一百一十五章文化长廊

“关于将黄河风情线建成滨河文化景观长廊的意见

黄河风情线从2OOO年启动建设到目前短短8年时间,已经成为全市的景观轴线,对提高城市品位、丰富城市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人们誉为滨河‘外滩’、城市名片。因此,滨河河两岸综合整治项目去年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从目前风情线的情况看,风情线上的文化景观虽初具规模,但尚显不足,且主要在西起白洲大桥,东至东洲大桥段市中心区的范围内,而其它地段主要是滨河绿地,文化景观较少。园林是诗化的自然,文化景观是园林的灵魂,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穿插布设一些文化景观,可极大提高园林绿地的意境,给人们以极大的精神享受,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出园林绿地的生态作用和社会作用。滨河市“十一五”规划将滨河定位为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特别对大力发展旅游、建设文化滨河提出了明确目标,旅游资源的挖掘重组、文化滨河的升华彰显,黄河风情线应该是首选之地,鉴于此,应在黄河风情线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建设为滨河文化景观长廊,拓展其面积,扩大其规模,增加其内涵。现就规划建设的一些具体构想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设黄河风情线文化景观长廊的具体构想

(一)总体创意

黄河造就了滨河,滨河依托着黄河,黄河是滨河最大的自然景观和城市亮点,围绕黄河建设文化景观长廊,就是要充分发挥黄河的组景功能,以华夏传统文化为背景,立足西北文化、河陇文化,坚持古今结合、以古为主,中外结合、以中为主,东西结合、以东为主,民汉结合、以汉为主的指导思想,提炼、筛选具有重大意义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内容,以各种形式和手法在黄河两岸予以表现,通过扩展、完善、充实、提高已建景观并新建一批文化景观,形成黄河文化景观长廊,把黄河风情线建设成为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线,人文景观内涵丰富的旅游线,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黄金线。

(二)建设范围

西至八曲峡,东至横城镇,全长103公里的黄河两岸。重点建设流头至梓圃峡黄河市区段。

(三)主要景观构想

首先,扩展、完善、充实、提高已建景点。经过多年建设,黄河风情线两岸已经形成了一批颇具特色和功能的文化景观,诸如山河关、龙源、黄河母亲、碑林、水车博览园、湿地公园、生命之源、百合公园等等,极大地提高了黄河风情线的文化含量,吸引了省内外无数游人。但是,这些文化景观有的规划太小,有的文化内涵尚显不足,有的因资金原因未能完成设计内容,极有必要通过扩建、充实与完善,进一步提高其观赏性和教育性,使其更加吸引人、留住人。构想意见为:

1、扩建龙源。实施龙源二期工程。龙源二期工程在现有基础上向东西扩展,并将河心岛白马浪纳入规划建设范围。华夏龙祖伏羲、女娲的故乡在河陇,河陇是华夏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依现有龙源向东西延伸,增加三皇五帝龙的传人等内容,丰富龙文化内涵,弘扬源远流长的先祖文化,展示辉煌灿烂的河陇远古文明,激发人们的乡土自豪感,缅怀先祖,继往开来,做豪迈的龙的传人。

2、依托黄河母亲雕塑和小荷湖公园,浓缩黄河文化符号,建设黄河文化园。

3、扩建水车博览园。在现黄河水车博览园基础上,扩大建设‘世界水车、风车博览园’,收集展示全国、全世界古今各种类型的水车、风车,体现‘天人合一’思想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内涵,在黄河上形成更大规模的水车、风车景观,提高水车之都的知名度。

4、扩建生命之源。以河陇特色的孝敬文化为主,加入尊老爱幼文化内容,用具像手法使游人特别是青少年受到孝敬老人的教益。

5、充实北塔山公园。恢复历史上主要景点的文化内涵,清理主要景点的商业摊点,如北塔寺。按照已编制的规划,扩大、恢复、包装北塔山景区景点。

6、充实滨河碑林内容,在碑林设墨香园,展示我国独有的纸、墨、笔、砚文房四宝发展历程和各种类型以及由此产生的艺术成果。展示中华传统艺术的恒久魅力。

7、充实文庙内容,在文庙设书香园,购置或者复制甲骨文、石鼓文、钟鼎文、木牍、竹简、帛书、纸莎草、羊皮纸、贝叶经以及纸和印刷术发明以来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典籍、书版、影响历史的绝版杂志等,展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让游人领略书籍的伟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