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暮野把桶盖盖上,坐在车座上看着小鱼站在车旁,双手放在车斗里悄摸摸数钱。
半个小时后,宋暮野看到小鱼脸上难掩激动地让他猜猜赚了多少钱,他思考了几秒,试探性地说出一个数字,“350?”
“错!是526!”安鲤激动地宣布了自己数的钱数。
宋暮野也惊了,居然有这么多?!
“我数了2遍,就是这个数!”
两个人都被这个数字震惊了,这还是他们一个小时赚的钱,照这个速度赚下去,他们一个星期就能把花出去的钱挣回来。
有了好的开头,他们都对摆摊充满了信心。
宋暮野看到他们带过来的一袋纸杯还剩下二三十个,让小鱼待在这里看摊子,他回家拿东西。
过了10分钟,安鲤看着戴着鸭舌帽的木头拎着四包东西和一块长木板回来了,他拿了两大包纸杯、一包杯盖和一包吸管,木板用来架在车子上放盛粥的杯子,这样自己盖盖子也方便,而装钱的罐子放在木板下方,就在自己的眼底下。
看着木头把拿来的东西放置好,安鲤又看到木头从口袋里掏出一只没撕开塑料封的口罩递过来,他自己也掏出一只戴上。
安鲤撕开包装戴上口罩,看了一眼时间——7点45分,距离早自习结束还有2分钟,来二高门口摆摊的车子也多了7、8辆。
两分钟后,铃声响起,铃声还没落下,安鲤看到已经有学生冲出教学楼。
安鲤他们的小摊距离校门口最近,学生一出校门口第一眼就能看到他们的摊子,大家都有早上喝粥的习惯,也因此有很多学生犹豫片刻便抬脚来他们小摊买粥。
于是,安鲤他们在时隔一个小时后又忙碌起来。
早自习下课来买饭的人比早上那一批的人更多,安鲤只记得他一直在盖杯、装袋子、盖杯、装袋子……吸管需要学生自己拿,钱需要学生自己放进罐子里,除非需要他找零钱,否则他根本没时间把手放进钱罐子里。
8点15分,距离二高上午第一节上课还有5分钟,每个摊车前的学生在逐渐减少,安鲤他们今天准备的3桶粥只有绿豆百合粥还剩下成人一个手掌宽的余量。
大家似乎都不怎么喜欢绿豆,知道其他两种粥卖完了以后,10个来买粥的学生有8个在知道还剩下绿豆百合粥以后扭头就走,最后他们卖给二高的老师和去上班的路人总共7杯,他们两个每人又喝了2杯才把剩下的粥喝完。
安鲤和宋暮野两个人对视一眼,手脚麻利地把车上的东西收拾好,开着三轮车往家里赶,要不是路上的车子和行人太多,安鲤恨不得1分钟到家。
两人回到家,安鲤抱着钱罐子在前面,等跟着身后的木头把院门和房子的大门从里面反锁,两人一起进了卧室,又把卧室的房门从里面反锁。
这是他们这么多年的习惯,只有在卧室,他们才能放心数钱。
两个人坐在地板上,两人的双腿围成一个封闭的区域,安鲤把钱倒在里面,一人一半开始数钱。
1元,2元,3元……78元,98元……764元。
“我这里有764,你那里有多少?”
宋暮野把手里的钱交给小鱼,“我数了一下有632。”
“那加起来就有1396?!也就是说咱们今天早上卖出去698份,将近700份。”这个金额未免太惊人了!
安鲤从地上爬起来,找出记账本,把今天早上赚的钱记上去。
“既然粥这么赚钱,我们今天下午可以继续去校门口卖粥。加上咱们喝掉的四杯,250毫升的杯子可以卖702杯,按照今天的量准备,一桶可以卖234杯,也就是58500毫升。不过今天的粥有沾到桶盖上,以后可以每桶准备少一点再把原来准备蒸米饭的桶也用上。”
4桶57升的粥,按照250毫升一杯可以卖912杯,也就是1824元,不过,今天早上卖的粥也是勉强卖完,下午可以试着多煮半桶的量试试水,如果能够卖完下次再多煮一些。
“嗯!”
***
安鲤两人看了一下时间,8点57分,二高上午第四节课下课是中午12点整,他们最晚要在11点45分把车子停在二高门口,也就是说他们有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准备中午要卖的盒饭。
“咱们要快点了,三个小时要做7道菜。”
两个人看到时间都很有紧迫感,安鲤给木头指派任务,让他去淘米蒸米饭,再把三个粥桶和盛菜的餐具给洗干净,自己负责择菜、洗菜和炒菜。
他们只有一个炒锅和一个煮粥馏馍的锅,安鲤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饭菜做出来。
厨房空间小,宋暮野把东西拿到外面院子洗,院子里有房东安装的水龙头和农村常见的水池子,安鲤则在屋子里干活,两个人分工明确。
两道荤菜,安鲤打算做芹菜炒肉和红烧肉,选这两道菜是因为他想着第一天摆摊做肉菜,想做他和木头都喜欢吃的菜。
五道素菜,安鲤准备做简单耗时短的菜,分别是番茄炒蛋,醋溜土豆丝,清炒木耳,青椒炒火腿,麻婆豆腐。
虽然上辈子在大学学校食堂知道番茄炒蛋被认为是个荤菜,但是安鲤活了这么多年,印象中番茄炒蛋和青椒炒蛋这类的菜都是素菜,还是把番茄炒蛋分为素菜来准备。
安鲤做第二道荤菜时,木头进来了,拎着小板凳坐在一旁帮忙择菜、削土豆皮。
11点49分,他们终于把饭菜和全部做好,花了5分钟把最后一道饭菜盛出来放进一格格的餐具里,连同米饭一起搬上车,盒饭那些打包要用的东西已经被宋暮野提前放上车。
两人着急忙慌地开着三轮车往二高门口赶,在上午第四节下课铃声响起的那一刻终于赶到校门口,加入了摆摊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