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袁许] 尘中雪 > 第42章 第 42 章

第42章 第 4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直系遭受重创,华夏政坛风云再起,如何分割战后利益成为了各方势力关注的焦点。

冯玉祥虽然倒戈一击,助皖系、奉系取得了胜利,但他并不愿让段祺瑞这个老狐狸骑到自己头上。段祺瑞虽有意出山执政,却也面临着不小阻力,故而冯玉祥的支持对他来说也显得不可或缺。

为说服冯玉祥表态,段祺瑞权衡之后,决定派遣之前与冯玉祥有过接触的袁朗,前往游说冯玉祥。是以袁朗从江宁返程后,再次赶赴北京。

虽有上次的合作,但袁朗踏入冯府的那一刻,也察觉到了气氛的微妙。冯玉祥坐在宽大的太师椅上,漫不经心地把玩着白玉扳指。

“冯将军,久违了。”袁朗敬了个军礼,在冯玉祥点头之后,于一旁落座。

冯玉祥倚着太师椅:“袁上校,多日不见,不知此次前来,有何赐教?”

“在冯将军面前,岂敢言赐教。”袁朗微微一笑,不急不缓地开口:“只因如今局势动荡,国家需要一位有力的领导者稳定大局。段公作为北洋元老,威望卓著,有意出山,但稳定非一人之力所能达成。段公倚重冯将军之威势,故派袁某前来,希望能得到冯将军的支持。”

这话说得倒漂亮,冯玉祥勾起一抹冷笑,他岂会不知袁朗此言背后的深意:“袁上校,我虽曾倒戈,但心中始终秉持国家大义。段公若想出山,自然需要拿出足够的诚意说服我。”

袁朗早料到冯玉祥不会轻易松口,微敛了眸子:“段公对冯将军的邀请,其实也是为冯将军着想。如今局势复杂多变,张作霖虽表面上与我们合作,但骨子里却是个野心勃勃的枭雄。如果让他独掌大权,恐怕对冯将军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

冯玉祥眼中寒光一闪,这小小上校,竟敢暗示用张作霖威胁他——奉系张作霖,骨子里乃守旧的传统军人,底子是绿林豪侠,对于冯玉祥倒戈的行为根本上是鄙视的,他压根瞧不上冯玉祥,所以他一定会过问现在冯玉祥控制之下的北京政府。

见冯玉祥神色微变,却依旧演得镇定。袁朗再加了把火:“此外,皖、奉、粤三派共组的反直三角联盟,其核心乃是段公。如今直系被攻破,北洋军阀的重心依然是段公。冯将军单枪匹马,又如何能在这复杂的局势中平衡各方势力?”

冯玉祥闻言,陷入了沉思。袁朗确实点到了要害,他虽野心勃勃,但在当前局势下,单凭一己之力确实难以立足。若和段祺瑞撕破脸,很可能将面对皖系、奉系、粤系的联合讨伐……

一番权衡利弊后,冯玉祥终于抬眼看向袁朗,并未立即表态,只缓声道:“袁上校说得在理。只是国家大事,非同儿戏。我需要时间考虑。”

袁朗见状,知他已松口,不宜再逼,便笑着应和:“这是自然,冯将军考虑周全也是应该的。只是希望冯将军能够尽快做出决定,毕竟国家大局为重。”

冯玉祥心中冷笑,知道这次恐怕不能不如段祺瑞那老狐狸的愿,面上仍装作和气与袁朗寒暄。

袁朗仍然谨慎应对,虽然此次敲打了冯玉祥,为段祺瑞顺利出山执政铺平了道路,但这场权力的博弈才刚刚开始,而未来的局势恐怕也将更加扑朔迷离。

袁朗返回天津向段祺瑞汇报后,没过多久,冯玉祥那边终于不情愿地递来了橄榄枝。而战败的直系军阀在形势所迫下,不得不推齐燮元、萧耀南、孙传芳、李炳之等人出来,发表联合通电,表示拥护段祺瑞出山以维大局。

11月15日,张作霖、冯玉祥、卢永祥等人共推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请即入京应付时局。三日后,段祺瑞与冯玉祥、张作霖、卢永祥在天津会晤,决定俟有全国过半数之省区赞同,即请段入京执政,组织临时政府。至此,段祺瑞重新执掌政权的时机已完全成熟,即将入主北京。

为了顺利控制北京局势,除了其内阁成员及各部总长,段祺瑞还将带上亲信部队及皖系骨干。而袁朗自然在被钦点的名单中。

还有10日就将随段祺瑞赴京,此去局势复杂,恐怕难以轻易离开。袁朗回上海安顿好母亲后,将部分筹备事务交托齐桓,再赴江宁。

没想到这一去,刚好遇上熊希龄有事拜访欧阳竟无。

“武昌佛学院?”江宁内学院会客厅里,袁朗与二位长者共同饮茶。

“是的,这也是一所新兴教育方式的佛学院。”熊希龄笑道,“若说俗世有黄埔军校,那太虚大师创办的这所武昌佛学院,就是佛教界的‘黄埔’。”

“熊会长此次前来,正和我说到,准备安排内学院功课优异的一批僧俗弟子,派往武昌佛学院学习交流。”欧阳竟无抚着胡须道,“我也正有此意,武昌佛学院与内学院教授侧重点各有不同,若弟子们能前往太虚大师处学习,必能获得与以往不同的心得。”

袁朗一瞬就想到了许三多,他询问地看向熊希龄。

“选派的这批弟子名单,我和欧阳兄已略有眉目。”熊希龄笑着说了几个名字,其中正有许三多,“袁上校可知,今年我们还在江西庐山东林寺,举办了第一次世界佛教联合会。会上汇聚了中国、日本、英国、德国的佛弟子,共同探讨佛教在国际上的合作与发展。可谓一次跨国界的历史性盛会。”

“正是。”欧阳竟无端起茶道,“若我们选派的这批弟子,在武昌佛学院交流期间有出色表现,也有机会随中国佛教代表团,出席明年冬天在日本召开的东亚佛教大会。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修为的肯定,更是中国佛教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一步。”

袁朗神色一凝,默然不语。

熊希龄知他担忧许三多,复劝道:“这批弟子年纪虽然不大,但你我哪个不是少年时期就出来闯荡的。玉不琢不成器。能在一代宗师的佛学院内学习,再参加国际性的交流盛会,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可谓大有裨益。”

袁朗手指无声地轻叩桌面……自己即将随段祺瑞入主北京,权力与责任都将随之而来。然而在这风云变幻的政坛上,北洋军阀之间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歇。武昌,作为南方的重要城市,其政治地位与军事价值不言而喻。自己能否在繁忙的政务之余,还能照料到远在武昌的许三多?尤其是在北洋军阀与南方势力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武昌的局势又是否稳定?

再者,如果许三多在武昌佛学院交流学习期间表现出色,真的有机会随团前往日本参加东亚佛教大会……日本,那个遥远而又神秘的国家,对于许三多,是否安全?当前中日关系微妙而复杂,前往日本无疑需要更多的考量与准备。

思及此,袁朗不动声色道:“熊会长、欧阳先生,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对众弟子而言,确实极为宝贵。但考虑到当前的□□势,不知这些孩子在武昌能否安心求学?如果他们有幸获得前往日本的机会,安全又能否得到保障?”

作为本次活动的倡议人,熊希龄闻言,郑重点了点头:“袁上校,您的顾虑不无道理。但请放心,武昌佛学院作为佛学圣地,一直秉持着清净无为的原则,远离政治纷争。我们已与当地军政部门进行了沟通,确保交流期间的安全与秩序。至于内学院弟子们在武昌的学习与生活,我们也会安排专人负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