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袁许] 尘中雪 > 第46章 第 46 章

第46章 第 4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1月1日上午,东亚佛教大会在日本东京增上寺大殿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

早上9点,寺内大钟敲响十八下,以示隆重。与会代表全体入座后,在专门人员唱诵三皈依礼文后,会长佐伯定胤致辞并宣布开会,大众一同读诵《普门品偈》,普回向。然后由日本管长代表致欢迎辞,讲演本次大会趣旨。次由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加藤高明的代表致贺辞,日本文部大臣冈田良平致贺辞,中国驻日公使汪荣宝的代表致贺辞,最后由中国代表团长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下午1点30分至4点,在增上寺召开教义研究部会,重点决议中日两国将在未来开展佛教界的师生互往交流。

“三多,说不定以后我也有机会去中国看你了。”听到这个决议,学生代表席上,美智子高兴地悄悄对许三多说。

许三多点点头,眼睛完成月牙:“到时候我一定去接你,就像你来接我们一样。我带你逛中国。”

二人都对在中国相逢的那一天充满了期待,并且按照大会决议的规划,这一天应该不会太远。美智子已经开始幻想她的哪件和服最适合出访中国。而许三多也开始想象,也许还有机会把袁朗介绍给美智子,到时候再向这位难得的日本朋友,据实已告自己的恋情。

大会为期三天,于11月3日下午举行了降重的闭幕式。随后,代表团一行在日方代表的热情引领下,从东京出发,沿途经过静冈的茶田、名古屋的都市风貌,直至历史悠久的福井,每到一处,都受到了当地佛教徒的热情接待。夜宿古刹,如日暹寺的宁静、永平寺的庄严、南禅寺的禅意,无不向许三多展示佛教与中华文化传入日本后,是如何在日本融合生根,有了本土化的新发展。

许三多开始用笔记录每日的行程和感受,这是一次难忘的回忆,他想把一切见闻觉知记录下来,回去送给袁朗,让袁朗看到他的成长,和成长中新的思考——这是他所想到的,另一件颇有意义、袁朗会喜欢的礼物。

在美智子的陪同下,随后京都的七日行程里,许三多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隧道,亲身见证了佛教文化从中土传入东瀛的辉煌历程——从正仓院珍藏的唐代瑰宝,到东大寺巍峨的卢舍那佛像,无不诉说着佛教东传的历史篇章;从法隆寺的古雅沉静,其建筑风格保留着中国南北朝时期的遗风,到南禅寺的清幽脱俗……每一处都镌刻下了中日文化交流的不朽印记。

尤为令许三多动容的是,无论是在寺庙中,还是在街头巷尾的偶遇中,所遇之日本民众大多以诚挚的笑容和温暖的话语,向中国代表团表达了超越国界的友好与尊重。美智子的耐心翻译,不仅让代表团成员得以理解日本民众的热情与友好,更让许三多深刻体会到了中日民间跨国情谊的深厚与真挚——这份情谊,超越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超越了文化的差异与隔阂,正是人性中最美好、最纯粹的部分。

而在参访的每一个重要场合,无论是庄重的讲演还是深入的交流,许三多都仿佛置身于一场智慧盛宴——他聆听到了中国佛教领袖如太虚法师、倓虚法师等人的深刻洞见,这些高僧大德的话语中蕴含着对佛教精神的独到理解和对东亚佛教未来的深切期许。同时,他也见证了日本佛教界杰出代表如加藤咄堂、望月一虚等人的热忱发言,他们同样以慈悲为怀,呼吁东亚佛教徒能够团结一心,共同将佛陀的慈光普照世间,让这份智慧与和平的力量惠及全球。

这一系列交流与讨论,如同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让许三多在动荡的局势中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之光。特别是在教义宣传部会议上,以及随后的教育事业部、社会事业部的深入探讨中,许三多更是深切感受到了中日佛教界在推动教育普及、慈善事业等方面的共同努力与追求。

尤为令人振奋的是,社会事业部在讨论中做出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在上海设立慈善医院。这一决议不仅彰显了中日佛教界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定信念,更以实际行动为两国向往和平与繁荣的人们注入了更多的信心与力量。

当夜里,许三多坐在灯下,用笔记留下自己的感悟时,不禁写道:

袁朗,离开中国已近一个月,我身处异国他乡,心中却满是对你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此次东瀛之行,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学佛者,对日本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在中国的时候,我只看到了日本对中国的剥削以及文化交流的受限,对我们来说,日本是一个神秘而可怕的国家。然而,到了日本之后,我却看到了民间对和平的深切向往。

中日佛教交流的源远流长,更是让我震撼不已。从正仓院珍藏的唐代瑰宝,到东大寺巍峨的卢舍那佛像。这些古老的寺庙,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中日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它们所承载的智慧与历史厚重感,让我看到中日两国人民在历史长河中,通过佛教这一纽带所结下的不解之缘。

在与中日佛教界高僧大德的交流中,我更是深切感受到了他们对于和平与交流的渴望。乃至日本政界、教育界,也有许多有识之士,在致力于推动两国的和平。

袁朗,我深知我还年轻,思想还不够成熟,也许我的想法还很幼稚。但在此刻,我仍然想告诉你,我认为和平与交流才是不分国界的人心所向。日本的百姓,他们不是可怕的妖魔鬼怪,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没有人喜欢战争对文化与交流的破坏。

也许我的这些经历与感悟,对你们政界人士来说,微不足道,我的个人之力也十分微薄,但我想,这世上哪怕多一个向往和平的人,对我们的国家,乃至世界,善的力量都如细雨汇成江河一般可贵。

袁朗,现在已经是日本时间夜晚十一点,此刻窗外月光正洒在我的笔记本上,仿佛也在静静聆听我的心声。

如果此时你与我一样,也正仰望夜空,我们都将看到同一轮圆月。

想到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我们都映照着同样的月光,我似乎觉得,你离我也不是那么遥远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