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甄选女官的消息不胫而走后,京城内的各个家族瞬间陷入一片骚动之中。
那些家中女儿未曾读过多少书的人家,此刻只能懊悔不迭。
早知道如今女子也有机会入朝为官,当初真应该让自家姑娘们多念些书才好,只可惜如今大好机遇近在咫尺,他们却因准备不足而无法牢牢抓住。
一时间,京城再度变得热闹非凡起来。
尤其是解锡榆,近来更是备受瞩目,风头一时无两。
每隔几日,便会有人亲自登门造访,而对于这些来访者,解锡榆皆是来者不拒,热情款待。
就在这喧嚣热闹的氛围当中,卿斓国的使臣终于抵达京城。
此次前来,他们不仅带来了献给本国朝廷的丰厚礼品,而易从岚竟也意外地单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以及一封来自安昊苍的书信。
那封信洋洋洒洒地详述了他如何历经艰难险阻、排除万难最终成功登基为帝的漫长历程。
然而,当读到信的结尾时,她不禁眉头紧蹙。
他竟然询问她是否愿意与其和亲?
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和亲?怎么可能呢?
她这辈子都绝不会再踏上和亲这条道路。
她实在无法理解安昊苍究竟为何会对她产生如此莫名奇妙的喜爱之情。
不过,既然事已至此,倒不如巧妙地利用这份情感,毕竟,两国之间的最高统治者若存在着私人感情,对于促进两国友好结盟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她的身体已经大致恢复如初。
于是,她吩咐蒲枝备好笔墨纸砚,决定亲自撰写一封回信。
只见她端坐桌前,提笔蘸墨,略加思索后便奋笔疾书起来。
“吾深知汝之真心实意,但吾亦身负重任,断无可能应允和亲之事,还望君能自重珍视,莫要忘却昔日曾许诺于吾,此生此世绝不擅闯我朝疆土。”
待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书写完毕,她将其仔细折叠好装入信封,然后交由蒲枝差人送至使臣手中,并叮嘱务必稳妥送到安昊苍手中。
处理完此事之后,易从岚轻轻舒了一口气,接着,她又取出那本厚厚的《武将培养》册子。
在她眼中,文官固然重要,但武将亦是不可或缺的力量支柱。
如今除了夏侯军之外,她迫切需要悉心培育出更多杰出的武将以镇守边关要塞。
唯有如此,方能切实保障在她有限的人生岁月里,太峦朝始终能够保持安定繁荣、和谐祥瑞的良好局面。
-
手握重权的易从岚如今可谓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她所下达的每一道指令都会被迅速且有效地执行落实下去。
众多年轻有为的官员们更是卯足了劲儿想要展现自身才华与能力,以期能够得到这位镇国公主的青睐和赏识。
而那些原本在朝堂之上占据一席之地的老臣们,则眼睁睁地看着这朝堂逐渐成为年轻人的舞台,心中不禁暗自感叹岁月不饶人。
为了确保自家家族的地位和影响力得以延续,这些老臣们纷纷开始精心挑选族内具有极高天赋的年轻后辈,并着手为他们的入仕之路做好充分准备。
等到他们这批老家伙陆续告老还乡之时,得依靠这些年轻人才能撑起整个家族的未来。
易从岚深知身体健康对于掌控权力的重要性,因此在生产过后特意选择坐满整整两个月的双月子来调养身子。
尽管在此期间她未曾踏出宫殿一步,但却丝毫没有懈怠政务,该批阅的奏折依然按时按量完成处理。
终于熬到出月子的这一天,易从岚踏出宫门的那一刻,竟生出一种如同坐牢多年终获自由般的奇妙感受。
就在她刚刚结束坐月子不久,一封神秘的密信悄然送至她的面前。
当她仔细阅读完信中的内容之后,心情瞬间变得烦躁起来。
就连一旁的蒲枝也瞥见了信上的只言片语,忍不住对易心慈心生埋怨。
“她都已容颜尽毁,怎么还能引得如此多的人为之倾心呢?”
这个问题无解,她实在弄不明白那位六皇姐究竟拥有何种神奇的魅力,居然能成为众人追捧的万人迷。
谁能想到,易心慈当初只是被一个普通的江湖人士带走而已,如今却摇身一变,竟然成功地集结起了一大群来自江湖各界的人物。
这些人正蠢蠢欲动,准备在民间兴风作浪。
按不死的小强最烦人了!
面对如此局势,易从岚不禁皱起眉头。
“把信交给解锡榆,让他解决一下。”
江湖中人也是人,以解锡榆的能力和手段,要解决掉他们想必应该不会是什么难事。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而响亮的啼哭声突然从不远处传来,并且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