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入夏,京城热了起来。
沈睦廷在郊外有避暑庄子,虞柳去那儿看过一趟后便不想回太子府。
庄子比太子府大,凉快又自在,还能跑马。
她不想回去,沈睦廷便过来看她,只不过沈睦廷近日公务繁忙,每每匆匆来看眼她,又赶紧回了府。
只有一次,虞柳选马的时候他陪了许久。
庄子里饲养的马并不多,却都是极好的骏马。
虞柳在虞府时也骑过马,由人牵着一匹漂亮温顺又高大的马,她坐在上面慢悠悠在马场里绕圈。
另外几个虞家小姐都会骑马,虞涟霏骑术最好,会驾马跑到马场外去转悠。虞清沅也不错,她骑马十分张扬,拉着缰绳骑马绕虞柳走了好几圈,专门跑来笑话虞柳在马上小心翼翼的姿态。
虞清茗身子不好没一会就躲在荫处休息。
虞柳是有点孤单的,不然也不会在看见马时想起虞府几个姑娘。
她不想让人牵着马走,想要自个骑马,于是挑了匹看着最威风的马。
沈睦廷在她旁边,看了眼她选的马,他说她压不住这匹马,又叫人去挑了匹老马。
“它很亲人,温顺了一辈子,断不会把你掀下来。”沈睦廷道。
虞柳喂糖豆给老马,它乖乖低头吃了。
于是这匹马变成了她的坐骑,载着她时不时跑动两下,虞柳一拉缰绳它立刻停了。
然后它哼哼两声,等着虞柳拍拍它的脖子和不再油亮的鬃毛。
这日子被虞柳一天天打发过去,京城各家的帖子按规矩送来庄子里了。
虞柳进太子府的风声过去大半,沈睦廷让管事把帖子呈到虞柳这儿来,其中必须要去的,管事告知了虞柳,剩下的去不去由虞柳决定。
虞柳一个个翻看着,并没看见虞府的帖子,也不意外,随后注意到了白府的请帖。
这是当时带着虞柳调职进京的白四老爷府上的请帖。
白四老爷进京后,凭着原来任甘州通判的政绩,奉旨升任学士,送帖是因为白四老爷的儿子满岁宴。
按辈分虞柳是白四老爷的侄女,请她无可厚非。
可虞柳还挺意外,她以为以虞相对她的态度,白四老爷那边不会送请帖来。
毕竟白家与虞相是一条船上的。
白家可是年年往虞府送“腌物”。
虞柳不理解白四老爷那边的态度,把这张帖子留下,打算去看一趟。
各种赴宴准备加起来有够忙的,虞柳还是为了给各家备礼提前回了太子府。
回来后虞柳才知道沈睦廷在忙些什么。
北狄人正侵扰凉州边境,朝廷正商议对策,能议事的皇子也要为皇帝分忧。
凉州是大晋最北边一块疆土。
每年暑夏,北狄人来凉州侵扰劫掠边境百姓,朝廷都需派兵增援凉州。
粮草、钱和兵,都要消耗。
这回朝廷中有不少大臣提议与北狄互商,谋求凉州边境长期和平,减轻朝廷负担。
也有反对的,说北狄人野蛮血腥,不守信用,与他们和谈是对牛弹琴。
朝廷上几番唇枪舌战,两边都不让步,皇帝现在也犹豫不决。
...
书房。
气氛有些凝重。
沈睦廷面前有两个门客,这两门客算是府上比较有才华胆识的了。
一连半月,门客为北狄一事出谋划策,沈睦廷也为这事头疼,眉头紧皱。
见状,那两人中的长胡须门客沉声道:“凉州被破太早,恐耽误大计,要是连累了云州以外的其它州,那可就覆水难收了啊。”
另一个门客声音如砂砾磨纸,立刻辩驳,“可这是难得的机会,云州那地头蛇不撬,又没有陛下开口,那云州便是固若金汤,云州的运河殿下也不能插手。”
“这回北狄部落旱灾,来势汹汹,凉州和云州兵力孱弱,陛下打算用三皇子,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老天都在帮殿下您打破云州局势。”
沈睦廷闭眼默了一会,说:“凉州已破,就没有回头的余地,否则前功尽弃。”
长胡须门客心中仍然不忍,“我曾在凉州久居,观北狄肆虐人命,实在太过残忍,若真拖着隐瞒凉州战况,不上报朝廷,凉州不过几日就会被北狄踏穿…”
“殿下!”
另一门客打断他,掀袍,朝沈睦廷跪下,“如今殿下在朝处境艰难,万不可动摇。”
沈睦廷走过来,一边将他扶起一边说:“柯先生多虑了,孤既已派人去凉州和云州打点,北狄一事便再无反悔余地。”
随后又对着旁边的包单道:“包先生也无需担忧,出此下计实属无奈,两州若不破,大晋这棋局变幻不了,对孤而言是死局。”
“先生眼着大局,为孤谋划殚精竭虑,想必不会不明白孤的难处。”
包单的胡须抖了抖,最后低头称是。
“这凉州…”
包单还想说什么,门外有人敲门。
扶恢退出去瞧了眼,回来道:“是侧妃娘娘。”
沈睦廷让他带虞柳进来,又让包单和柯远出去。
虞柳自个端汤,等在门外手累的不行,进来听见还有人在说话。
“凉州一事还望殿下多思,好得一个两全。”
从帘内走出两人,虞柳端着汤怕撞上他们,挪步让到一旁。
帘内出来的两人给她见礼后出了书房。
“凉州怎么了?”虞柳把汤放在桌上,随口问。
凉州的事迟早要传上京城,沈睦廷倒没瞒她,只有些轻描淡写道:“凉州局势不大好。”
虞柳先给自己盛了一碗汤,边接话:“不是说北狄和往年一样吗?今年凉州战事竟严重些,怎么没听人说?”
岂止是严重,凉州已沦陷大半。沈睦廷只是笑了笑说:“等凉州上报来战况再传到整个京城,还要等段时间。”
他接过虞柳盛的汤,看到了虞柳发红的指尖,“烫手的话,下回让下人端着就好。”
虞柳瞧他面色如常,似乎凉州战事并不吃紧,她便放下心来。
她知道战乱要死很多人。
“是我没拿东西垫着汤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