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诉衷情·满城风雨护夷洲 > 第30章 第二十九章

第30章 第二十九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其他的学生纷纷摇头,这一整篇文言文的人物传记就已经让他们头疼不已了,再加上屈原的文言文作品,他们只会感到更加头疼。

陈光弼点了点头,走出了教室,再回来时手上就拿着一本《楚辞》。他把《楚辞》交给闻育恒,“你现在可以开始了吧?”

闻育恒接过,先把《屈原列传》看了两遍,又翻开屈原的作品来读,随后开始闭目构思。

不一会儿,两个时辰就过去了。教室里的其他人都已经交卷离开了,只剩下了闻育恒和陈光弼。

其他学生离开以后,就把这事宣扬出去了,于是陈光弼为难闻育恒的事全校尽知。许多的师生们都围绕在教室门口看着,他们都想知道闻育恒能不能通过这次的测试。若不是惧怕陈光弼那会杀人的眼神,他们甚至都想进来观摩闻育恒的考试。

终于,闻育恒拿起了笔,开始在卷子上写字。过了半个时辰,一张写满了字的白纸就交到了陈光弼手上。随后,闻育恒就起身离开。

“等等!”陈光弼对走到教室门口的闻育恒道。

“怎么了?”闻育恒道。

“你的名字没写!”陈光弼道。

闻育恒点了点头,走回去在卷子上落下了自己的大名,然后离开。

等到闻育恒离开以后,几个老师就走了进来。一人问:“闻育恒的作答怎么样?”

陈光弼微微点头,没有回答。等到阅读完闻育恒交上来的卷子,他的脸上出现了一抹微笑,提起红笔,在卷子的最上方写了“极优”二字,随后对其他老师道:“这文章写得好啊!把它贴到黑板报上去,供所有学生学习!”

到底是什么样的文章能够得到一向严肃的陈光弼老师如此评价?

闻育恒的卷子贴到了黑板报上,有人就把他的文章大声地念出来了:

《屈子论》

《说苑》云:“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然人之本与道为何?曰:“人之本者,忠义也;人之道者,善正也。”所谓忠义者,乃忠于其国而义于其民也;所谓善正者,乃善以待人而正以律己也。屈子得忠义之本,行善正之道,故其身虽死而名不朽也。

或云:屈子怀圣人之德,有济世之才,而其无尺功于当世,无寸绩于人生,安能谓其为成事者耶?

对曰:柳宗元云:“贤者不得志于今,必取贵于后。”是故天下之成事者,有得志于今而成勋业者,有取贵于后而立伟功者。二者兼而得之者,鲜矣。夫兼而得之者,必遇明君也,必受明君之信重也。魏征辅太宗而成贞观之治,且留不朽之名于史,乃其遇明君而受明君之信重之故也。因之,其智能泽于国家,其才能福于万民,其身能显于当世,其名能留于不朽。而贾谊亦怀王佐之才,却不得志于今,何也?贾谊之所遇者,文帝也。文帝者,明君也。既遇明君,贾谊何以不能得志耶?因其不受文帝之信重也。而屈子之所遇怀王者,不知忠臣之分,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子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此昏君之所为也。遇此昏君,屈子安能得志于今耶?故其所求者,唯取贵于后而已矣!

若得志于今与取贵于后成鱼和熊掌而不可兼得,于斯二者何取?曰:必舍得志于今而求取贵于后也。夫得志于今者如张仪,其以连横破合从,助秦蚕食韩魏赵,威震楚燕齐。一人之辩,三寸之舌,横扫六国,无人可当,然惠文王死而张仪落魄,于今学其人者鲜矣。夫取贵于后者若屈子,其志虽不得于今,而后赞之学之念之者众矣。司马迁赞屈子为圣贤;李白、苏轼学其豪放之风而成豪放诗词家,苏武、文天祥学其忠义而成不叛国之志士;民祭之于端午,思之于千载。由是观之,得志于今者若萤火之光也,有短暂之明而无长久之光;取贵于后者如日月之明也,有长久之光而不可摩灭。故萤火不能与日月争光也,欲得志于今不若求取贵于后者甚矣!智达者安有舍日月之明而求萤火之光耶?

夫夷州之地,号曰“宝岛”;宝岛之民,必为豪杰。豪杰者,当以屈子为楷模,学其忠义之本,行其善正之道,居其地而爱其国,广其才而福其民,安能求一己之私而陷夷州于万劫之境耶?倘如是,吾辈有何面目吊屈子于端午,为其人于夷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