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瑜不知道铁叔这番心思,走到徐知望身旁向铁叔行了个晚辈的礼,“瑜娘今日叨扰铁叔了。”
铁叔到底是身份不便,连忙让徐知望扶他媳妇:“我个老头子今就托大当把长辈,这几年我早把大郎当成自家孩子了,自你们成婚后我还托你的福吃了不少好东西,今日见了日后咱们就当自家人,可不兴再说什么这么外道的话了。”
苏瑜带着笑点头,铁叔跟她预想的果然一样,是一位不拘小节,做事爽朗的长辈。
小成和双儿见过铁叔,乖巧的喊着铁伯伯。
铁叔客套几句后也没多留她们,顶着日头做了一天生意都累了,他一个老头子没那么多穷讲究。
徐知望知晓铁叔性子,放好东西就带着她们回去了。
原本热闹的屋里一下子变得静悄悄的,铁叔站在门口好一阵子,直到看不见那臭小子的身影后才笑了出来,这小子倒是个有福气的,比他孤寡老头子强。
回去的牛车上还是只有苏瑜带着小成和双儿,徐知望提着一个箩筐,里面装着几个空的面罐,今晚苏瑜要提前把面醒好。
一家人到家时天还没黑,到家后小成和双儿欢天喜地的和婶娘说着今日在县里的热闹。
苏瑜和徐知望也坐在一旁不时说上几句,全家人脸上都笑呵呵的。
苏瑜歇了会后就去了灶屋准备饭食,好在娘在家已经把饭煮好,菜也都收拾出来了,只是炒个菜倒也费不了多少功夫。
用完饭收拾好后,两个孩子早已经累的睡着了,苏瑜也连忙回房间去算今天的账。
今天收的大部分都是铜板,一罐面饼共二十五张,试吃一张,自家分吃了一张,剩下二十三张共卖了二百三十文,那剩下的钱就是煎饼的收入了,共五百二十七文,今天共收了七百五十七文。
今天用料唯一贵的就是煎饼的鸡肉了,其他的都很便宜,这样算下来今天盈利有六百文了。
苏瑜立马乐开了花。
而且今天第一天她根本没敢多备料,日后每天再多卖小一个时辰的话,那一天下来一两银子应该是差不多的。
但是苏瑜很快想到一个问题,现在从村子每日去县里到底还是有些不太方便,如果在县里耽搁时间久了,等收摊回家后天都要黑了。
再有等夏日过去,天渐渐凉了,这样起早贪黑下去,虽然挣了银子,但是迟早身子会吃不消的。
看来要尽快攒些银子,早些搬家去县里才是最好的办法。
苏瑜想的太过入神,连徐知望进屋都没察觉。
徐知望走到床边坐下,看着她眉头紧锁的样子有些奇怪,今日不是卖的很好吗,怎么看着还不高兴的样子。
“怎么了,今天的账有什么不对吗?”徐知望问道,他觉得可能还是小成收错了银子,虽然他都教过小成了,但是摊子人多,小成很有可能会忙中出错。
苏瑜听到他说话才回过神来,“没有,钱都对的,我只是在想日后的法子,毕竟我这样每日起早贪黑的带小成双儿往返县里不是长久之计,等天凉了别说孩子,就连我恐怕也遭不住。”
徐知望认可的点头,“没错,冬日里冷的厉害,你们坐着牛车,到县里后还要在外面吃一天冷风,身子受不住。”
“是啊,所以我在想法子,最好能在冬日前攒够银子我们搬去县里,还得是间带铺面的宅子,这样才行。”
徐知望想了一下说道:“现在离入冬不足四月,县里带铺面的宅子位置差些的少说也要几十两银子,租宅子每月最少也要五钱银子,这样的话入冬前买宅子可能不够,不过我可以托人去打听打听,再多接些木活,租宅子的花销应该还是够的。”
苏瑜想都没想立马打断了他的心思:“这不成,你每日在铺子里干的就是力气活,每天回家后还要点灯做木活,你就是铁打的身子时间长了也是吃不消,我就算着急也不会拿你身子去换钱。”
苏瑜这幅关切的样子让徐知望听了心里一颤。
徐知望端正的坐在身旁看着她,眼底荡漾着说不出来的波澜,苏瑜对上他的眼睛后突然手忙脚乱起来,低头避开他的视线把床上的铜板收在盒子里,再起身把木盒收进自己的箱子里,一边说着:“不想了,四个月时间还久,总会想到法子的。”
说着话回到床边动作迅速地上床躺下,“不早了,咱们也睡吧。”
苏瑜背对着徐知望,心想她刚刚可没有别的意思,她只是觉得现在的日子她很满意,若是他有个好歹,那她又得变回以前和娘孤女寡母,整日担惊受怕的日子了。
娘和两个孩子早就已经歇下了,屋里一时只听到前面河边的蛙鸣声,苏瑜听着徐知望去吹了灯,然后又躺在了她身侧。
苏瑜心思还没收回来,就感受到身后贴上来一片炙热的胸膛,接着听到他声音低哑的说道:“瑜娘,今日是第三日了。”
今天是第三日了?这么快吗?
苏瑜偷偷瘪了瘪嘴,早知道当初定五日一次好了。
徐知望见她不做声,想着以前几次她也是羞涩不爱出声,便知道她是默许了的。
徐知望伸出手去解她的衣襟,见她没制止,便飞快的褪下了她的衣衫,只见淡淡的月光下,瑜娘雪白的肌肤仿佛透着让他眼热的光泽。